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考研报名者并没有认真阅读诚信承诺书的内容,只是为了报名而点击“接受”。郑启文 摄
200
5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今年教育部首次规定考研实行网上报名,并要求每个考生必须在网上签订一份电子版的“诚信考试承诺书”。但记者连日来在广州地区各高校采访发现,九成以上的考生对该承诺书置若罔闻,为报名而走程序选择“接受”,内容则几乎不看。在他们眼中,如此严肃的事情不过是“形同虚设”的摆设而已。对于大学生的反映专家们不无担忧,他们认为教育部的作法非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厌恶情绪的增长,甚至“适得其反”。更有专家对大学生缺失“规则意识”表示担忧。
记者调查 九成报名考研者 不知曾签承诺书
连日来,不少明年要考研的考生登录网站进行网上报名。考生报名之前,网站会自动弹出一系列考试规则,要求考生阅读,在所有规则之后,是一份电子版的“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记者看到,这份承诺书完全是格式化的,每个考生只要点击“接受”便可进入下一步报考程序,如果点击“拒绝”,将会自动退出报名系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考生对于这份“承诺书”置若罔闻,很少看完全文的,有的已报名的考生竟不知有“诚信考试承诺书”一事。
调查:考生只顾点击不看承诺书
在中山大学某学生宿舍门口,记者就碰到了考研的大四学生阿明,他是9月25日上网预报名的,当记者问他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有何感想时,他竟然吃惊地反问:“有这样的承诺书吗?我都报完了,怎么没看到啊?”记者只得随他来到宿舍,并指点他上网看完了协议内容。
记者随后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地区其他高校进行了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20名考研学生中,竟然有18人不知道有承诺书;有16名学生表示,在报名时看到了承诺书,随即便点击了“接受”,并未看全文。只有一两个同学表示“大概扫了一眼”。如果以此概率推算,有超过九成的考研学生不知诚信承诺书的内容。
态度:网上承诺纯粹走形式
中山大学大四学生阿明和华南农业大学外语系大四学生小陈认为,如今网上签订协议的事太多了,注册一个邮箱申请一个网页,都要签电子协议,人们对于这些协议都司空见惯了,所以考研报名时,遇到这种状况,自然是闭着眼睛点击“接受”就行。换言之,不“接受”也不行呀。那岂不是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网上诚信协议显然是流于形式,对于真正想作弊的学生来说,根本起不到丝毫约束作用。
更多的学生表示,从小到大都被要求“遵守考试规则”,关于考试的诚信教育绝不是签一次承诺书就能发挥作用的。有的学生还质疑,将签订电子版的协议书与申请报名考试的资格相挂钩,此做法是否不够严肃?
也有学生说出了不得已的苦衷:网上报名时间很紧,网络时常会塞车,稍有耽搁,系统就会自动退出,又要重新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将所有考试规则都一一仔细阅读,至少需要半小时,这是报名者很难接受的。
正方 大学生缺规则意识承诺书具道德约束
对于网上签定诚信承诺书的做法,广州众多高校研究生招生办的负责人则多持赞同意见。
承诺书有道德约束力
这些招生办负责人认为,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的签定,将对考生有一定的道德约束力,他们必须知道,作为一名考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在报考过程中,意识到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作为考生的最基本的要求;意识到如有违法、违规、违纪和弄虚作假行为,将会受到严肃处理。考试部门将这样的处罚规定,罗列在网上报名的首页上,并要求每个考生必须去阅读,这本身体现了教育部门对考纪的重视,比起以往把考场舞弊的处罚规定贴在墙壁上的方式要有效得多。
然而,这些负责人也对大学生们出现的这种“置若罔闻”的态度,表示担忧,认为这体现出现今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签了协议书,就表明你接受了一份责任,它的效果是双方面的约束,但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行为的约束,大学生的轻易做法,显然是放弃了自己的权力,这是不可取的。
警醒作用应受到肯定
暨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梁森宏也表示,社会诚信问题缺失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教育部门通过程序做法以期达到对学生“诚信应考”的教育目的,本无可厚非,虽然不一定保证能制止不良现象的发生,但至少对大学生起到警醒和预先约束的作用。只是这种作法在技术处理上还有待完善,最好增加选择内容,如“接受”与“可能接受”等,这样才不致于流于形式。
反方 “鼠标确认”太轻率“画蛇添足”走形式
然而,一些法律和社会界人士对此也提出了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此举是“画蛇添足”,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如此格式合同不合法理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张先生:这种网上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类似于合同法中的格式合同,不管接受者同不同意,都必须接受,就好象注册网上个人邮箱一样。从法理上分析,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但由于这些条款不会给接受者带来任何不利因素,因此也就无人去顾及。而从合同条款本身来说,这些非实质性的条款规定显然是多余的。就大学生本身而言,不接受并不代表他不讲诚信,反之,接受了也不代表他就不会在考场上违规。
现场签名好过网上点击
广东省政协委员年海:网上签订诚信承诺书的作法显然是“画蛇添足”,考生只有被动接受才能报名,否则就不能继续报名流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企图作弊的考生绝不会因为接受了这份形式上的承诺书,就会改变自己的作法。如果从教育目的出发,教育部门可以采取现场签名确认的方式也许比电子版的随意点击“接受”要更有效。
警示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另有一些社会专家表示,签订“诚信考试承诺”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是对考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将如此严肃、郑重的事情,建立在“鼠标确认”这样轻率的作法上,显然是对考试制度本身的不负责任,说得严重些,就是对考规考纪的亵渎。这样的做法,非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让学生对于考风考纪淡然视之。另外,现在大学生都提倡“主权”意识,如此硬性接受的做法会引起学生的厌恶情绪,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对此做法进行改革。
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我是参加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我已阅读并了解了《2005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报考规定,经认真考虑,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1.保证报名时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证件真实、准确。如有虚假信息和作假行为,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2.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3.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法规、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如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自愿服从监考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作出的处罚决定,接受处罚。
编辑点评 网上承诺难把诚信关
李 龙
今年考研网上报名要过一个“诚信关”,就是考生首先要签一个“诚信考试承诺书”,然而对于这个电子版的诚信协议,绝大多数考生仅把它视为报名的一个机械流程,只是用鼠标被动地点击接受。有人认为考生如此“置若罔闻”诚信协议,表明了当下大学生规则意识的严重缺失。然而笔者认为用一个近乎机械的、带有强迫性的鼠标确认方式来保证诚信的美德,不免有流于形式之惑,而且此举能否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也值得怀疑。
诚信本是做人的准则,作为一个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诚信应试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出台此规定的人可能认为现在社会诚信普遍存在问题,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中也会有缺乏诚信的人存在,因而在报名时就把好诚信关,这是精英教育应该做的。
规则的制定者其意图是好的,诚信承诺书的内容也不存在问题,但一个电子版的诚信承诺具有多大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它是否就能唤起考生们的诚信品德,这本身就让人怀疑。何况把诚信作为一个报名程序上的要求,带有强迫性地让人接受,似乎也有违诚信的本意。事实上,即便考生点击接受了诚信承诺,也不能保证他们做到诚信应试,该作弊的依然会作弊。与此同理,即使没有这个承诺协议,那些遵纪守法的考生也还会诚信应试的。
如此说来,这个所谓的诚信承诺书就有流于形式之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近九成的考生根本就没有浏览承诺书的内容,有的甚至报完名后都不知道今年还有这么个要求,这恐怕让出台此规定的人大大失望。让考生做到诚信应试,指望一个既没有法律约束力,也没有道德约束力的网络版“诚信关”,与其说是考生规则意识的缺失,还不如说是规则制定者对规则的错位期待。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