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显示,
中国去年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核能消费的增长均超过10%,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占世界总量的41%,而中国石油进口增长超过1/3,有34%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达到每天260万桶。在过去10年中,
中国的石油需求几乎翻了一番,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刚性需求造成的
后果便是2004年1至6月,我国进口原油达到了6102万吨.
进口依存度40%,进口量同比增长39.3%。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愈加凸显,2004年上半年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57.4%,由此可见中国在石油进口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按上半年的进口量,若一桶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则将导致全国原油进口成本额外增加90亿美元,占鲥同期全国GDP总额的0.63%,直接关联的成品油,石化产品进口约4500万吨,又最少导致进口增加额达到0.48%,扣除少量出口影响,最终1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国内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进口成本增加额会超过国内GDP总量的1%。
油价的高涨给国内众多行业造成了痛苦,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却微乎其微。美国、新加坡等国都已形成远期石油定价机制,就连韩国、印尼也能或多或少地影响世界油价的走势。
在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的今天,我国石油安全的最大风险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市场价格风险。影响国际油价的最根本因素则是西方大国和
国际大资本对油价的操纵。为了维护自身的石油价格安全,中国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是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期货交易,将石油进口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其次则是通过参与并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未来的国际石油交易中为自己争取更加有利的位置。
在油价节节攀升的同时,关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讨论再次升温,政府指导价的种种弊病使得各专家再次呼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国内油价。(徐国杰)
特约编辑: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