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山东观察 > 正文  
滚动新闻
振兴东北望山东 以辽宁为“标本”:渤海北岸潮来急!
青岛新闻网  2004-10-18 17:16:56 大众日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编者按 新世纪第三个年头,党中央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新一轮“辽沈战役”的进军号角。有人把这一战略决策与南巡讲话相提并论,认为它将催生出又一个“春天的故事”。在区域经济竞争空前激烈又相依相融的今天,振兴东北的滚滚春雷,将带给我们
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提供什么借鉴和启示?本报记者选择了辽宁这个标本深入解剖,试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

  深秋时节,沿沈大高速公路一路走来,与山东一海之隔的辽东半岛上演的一幕幕振兴东北活剧,带给记者的既有振奋、感慨和惊叹,更有沉甸甸的压力和挑战。

  挑战北来

  ——猛虎脱笼咄咄逼人

  深秋的沈阳晴空如洗,白云朵朵。天空之湛蓝,空气之清新,甚至让一位浙江同行发出如是惊叹:“原来以为重工业密布的沈阳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想不到这里的空气质量甚至超过了我们杭州。”

  空气质量巨变,正是沈阳老工业基地甩掉“傻大黑粗”破帽的显著标志。1921年建厂的沈阳矿山机械集团,总工程师杨好智告诉记者,经过五六年的改革攻坚和技术改造,不仅所有的厂房设备焕然一新,集团职工也由1.2万人下降到4600万人,今年集团仅到手订单就达23亿元,1—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

  “最困难时沈阳下岗职工30余万。在东北寒冷的严冬,相当一部分职工甚至连暖气都烧不起。现在沈阳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挺过,不仅沈重、沈鼓、沈阳机床等‘老、大、难’国企开始向销售收入过50亿、100亿全力冲刺,而且还崛起了以‘中华’、‘宝马’轿车为代表的新兴装备制造业,和以软件出口全国第一的东软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沈阳市计委主任汪涛说。

  雄风初振的沈阳,只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东北地区,由于计划经济实行最早最彻底,退出也最晚,设备技术老化,债务、人员等历史包袱沉重,各种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大批企业陷入困境,众多职工放假离岗,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形成了举国关注的“东北现象”。

  “东北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根子在于观念、机制。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庞大的国有存量资产很快会从包袱变成财富。”面对记者,辽宁省委常委、副省长许卫国言谈之间信心十足。

  许卫国的底气来自于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辽宁已经成为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其中钢材、轻型客车、造船、数控机床产量和装备制造业的58种产品位于全国前列;石化工业经济总量全国第三,原油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冶金工业综合实力全国第二,中厚板产量全国第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45个,居全国第一。如此雄厚的工业基础,都是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西部大开发时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20年多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每一次转移,都会带来这个区域的迅速崛起,珠三角如此、长三角如此,拥有雄厚产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又岂能例外?事实上,振兴东北战略实施至今短短一年,辽宁这个共和国的总装备部,已经犹如咄咄逼人脱笼欲出的猛虎,进入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77.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1.2倍,达127亿元。

  不光国有骨干企业一个个活了过来,国有经济一枝独秀的被动格局也已开始破冰。以营口市为例,民营企业已发展到9.1万户,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85%,从业人员占到全市就业总数的80%,其中就有曾喊出“宁做国企的鬼,也不做私企的人”的下岗再就业职工近15万人。

  空当之虞

  ——南资北上竞逐关东

  国企复苏只是“东北虎”破笼发威的一个侧面。

  据沈阳市长陈政高介绍,目前仅在沈阳投资的南方人已达20万人,总投资超过900亿元;进驻沈阳的建设大军已达70万人。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24.9亿元,同比增长73.4%,增幅雄踞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资本是用脚投票的。东北的吸引力何在?许卫国认为,除了丰富的资源,完整的工业体系,较低的原材料和商务成本,庞大的市场以外,辽宁还有高达6500亿元的国有资产虚位以待国内外投资者并购重组;有廉价而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大军和170万专业技术人才、36万高级技工、5万技师可供投资者选择。

  “‘硬通货'之外,辽宁还有更厉害的杀手锏!”一位德州籍的辽宁省委副秘长告诉记者。

  在国家宏观调控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这其中最让人眼红的莫过于用地上的网开一面:在沈阳,记者看到,规模120平方公里的浑南开发区、125平方公里的铁西新区、42平方公里的农业高新区、190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区以及17公里长的“南北金廊”、42公里长的“东西银带”已经全面拉开建设框架。鞍山市也一口气划出53平方公里建设工业园。

  国家东北振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东北的新上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里可以直接拍板立项,土地供应对东北给予特殊照顾。辽宁省自己也提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土地征用、征地补偿、出让金可以减免。此外,辽宁还利用全国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省的特殊政策,帮助国有企业解除了175万人的人员包袱,从而为外来资本参与辽宁国企改革重组扫平了又一只拦路虎。即将在辽宁展开的增值税改革试点,也使外来投资者的投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购进设备都可直接抵扣增值税)。全省每年还拿出3亿元作为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沈阳拿出3亿元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基金……

  所有这些,都成了辽宁招徕各路外来资本的香甜诱饵。

  由于商务成本攀升、土地、电力供应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制约作用日趋明显,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南方资本由南向北梯次转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谁抓住了这次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但面对东北吸引外资的一系列“杀手锏”,南资到底花落谁家?北上途中会否绕过山东?的确不是杞人忧天!

  再造优势

  ——博弈东北亚经济圈

  除了南来资本的密集投入,在整个东北亚经济圈内,东北热土的人气也在持续升温。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来沈阳考察访问的外宾团组就达322批3970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5倍和4.9倍;在沈阳5月举办的“韩国周”上,对方来了20个国会议员、16个市长和1万多名贵宾,签约项目234项,外资额19亿美元。9月1日开幕的沈阳第三届制造业博览会又吸引了509家跨国制造业巨头,其中仅世界500强企业就达34家。记者到人潮涌动的博览会场转了一圈,日商、韩商随处可见。今年上半年沈阳到位外资10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其他城市也不逊色,今年上半年仅营口就接待境外来访团组139个,其中来自日、韩的占了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本投资不仅雄踞大连利用外资首位,而且投资额占到全国的1/10。其中不乏东芝、松下等世界500强投资的大项目。这也与韩资占我省利用外资首位,而且多是中小企业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有专家预测,未来15年内,总人口超6亿的东北亚可望形成GDP超过2.5万亿美元、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正由于此,抓住日韩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半岛城市群崛起,迅速确立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强势地位,已经成为我省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关键所在。但与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紧邻日韩俄朝,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吸引俄罗斯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方面,有着特殊区位和地缘优势的东北三省相比,我们无疑还有许多需要正视的地方。辽宁的人气直升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直面这一压力和挑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之策,以更大的力度以更大的胆识、更广阔的胸怀、更有效的手段加快优化投资的软硬环境,再造发展新优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记者 瑞虎)

责任编辑:屠筱茵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西安交大MBA青岛招生开始啦!
·天津大学在职攻读MBA课程班招生
·中嘉学校小学生英语周末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2004年青岛首届教育招生网上巡展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