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不久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院士执教清华本科后,日前,张齐生院士也开始给南京林业大学的200多名本科生上课。对此,包括高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实在是大材小用,属于高级人才的浪费。某高校领导甚至说,院士对每个学校来说都是宝贝,把他们当作普通教学人员来用,实在得不偿失
。(《现代快报》10月12日)
院士给本科生上课真的是大材小用、人才浪费吗?笔者以为,这一看似有理的说法之所以拥有广泛的支持者,不过是当今甚嚣尘上的狭隘、功利价值观念在教育、科学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反映。依据这种工具欲、牟利欲十足的教育观、科学观,教育或者科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最迅捷即时的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用”。因此,凡不合此“用”原则的做法,都只能被视为“浪费”,属于“得不偿失”的“小用”乃至“无用”。显然,以院士创造经济价值的巨大潜力,而屈就给本科生上课这种回报周期长、收益前景不明朗的事情,根据上述逻辑,的确相当不划算。
但是,教育和科学的全部价值或者说真正价值就在于它们的“物用性”吗?显然不是。关于教育,我们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道之以德”的认识。而对科学,马克思曾说“科学首先是历史的杠杆、革命的力量”。可见,无论教育还是科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知识性、工具性存在,更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品质、精神,虽然它们往往缺乏即刻兑现的交换价值,却无疑是寄托、传承我们社会道德、文明的价值核心。因此,站在这一角度来看院士给本科生上课,不仅不会觉得大材小用,而是恰到好处:一边是科学阅历丰厚、体验真灼、德高望重的科学大家,一边是风华正茂、刚入科学门径亟待打牢基本科学基础的青年学子,还有什么样的科学教育比这种师生组合更能让人充满期待呢?
实际上,即便我们单从院士本身的实际状况来看,强调给本科生上课也是完全适宜的。一般来说,院士大都是不再年轻的长者,已过了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最佳年龄。王选院士就曾坦言:“院士只代表过去的成果,不代表当下更不代表未来的水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院士到处做华而不实的学术招牌,不如让他们回到最需要他们的学生身边,做点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记得美国一位科学家也曾说过,一个科学家,50岁之后,最好去做科普,因为科研对这个年龄已经不是最好选择。
当然,对这种看法,今天许多热衷于到处花大价钱“挖”院士的高校肯定不能同意。在他们看来,院士的用途太大了:举凡科研项目、资金的争取,学术地位、级别的获得等等与学校政绩利害攸关的地方,都离不开院士这一金字招牌。自然,要这些学校的院士去教书,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剥除附加在院士头衔上的重重利益枷锁,以及背后滋生它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和科研体制,“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在“大材小用”的抱怨声下,就很难走远。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