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本报记者 汪晓东 参与者 沃尔夫冈·哈特曼 国际奥尔夫基金会主席(奥尔夫是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法) 曹理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  
; 廖乃雄
旅加华裔音乐教育家 李妲娜 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长 余丹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
10月11日至15日,2004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学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大家畅谈了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很多好的观点和设想,同时带来了国际上关于音乐教育的新理念。研讨会召开前夕,记者与部分莅会的专家学者就此话题进行了一番探究。 音乐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 主持人:现在谈音乐,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流行歌曲。音乐教育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远,那仿佛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音乐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恐怕很多人说不清楚。 余丹红:我想,音乐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补品”,可有可无,它对人就像空气一样,必须得有。没有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一个人的人生不完整。音乐,实是一个人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我们常常在说想象力、创造性,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学习音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家长要送孩子去学钢琴、学管弦乐,因为大家认识到了其重要性。 沃尔夫冈·哈特曼:的确,一个受过完整教育的人,音乐是重要的方面,它具有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学音乐为了什么?就是使自己获得快乐。在德国,民间铜管队历史悠久,数量也很多,很多不同职业的人,如理发师、律师、医生等,下班以后就凑到一起,组成一个乐队,大家乐在其中。 李妲娜:在很多国家,音乐是作为核心课程来教的。可以说,音乐应当陪伴一个人终生,一个人应当一辈子享有音乐。因此,音乐不是精英教育,而是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 廖乃雄:应当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音乐教育也就应当是面向国民的大音乐教育。 不要指望每个孩子都成为小莫扎特 主持人:这让人自然联想到时下的孩子学钢琴热,当然,学管乐的、弦乐的也越来越多,而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天赋。这说明大家认识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一个人多一项技能,不是坏事。但同时,其功利目的也显而易见。 曹理:乐者,乐也。学音乐,就要从中得到快乐。我的小孙女也在学钢琴,她似乎并不是这方面的天才,但她觉得很快乐。但有些家长让孩子学音乐,是出于升学和加分的考虑。以前,钢琴达到多少级升学可以加分,现在政策改了,学管弦的又多了起来。这样孩子能快乐吗?简直是不堪重负。 李妲娜:如果硬逼着一个不喜欢钢琴的孩子学钢琴,实际上培养的是音乐的仇人,而不是培养他们热爱音乐。应当去掉那些功利的想法,让音乐教育还其本来面目。人人生而有音乐的天赋,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这一本能激发出来。学钢琴或其他乐器,确实有意义,但是怎么学却要因人而异,并不是越早越好,并不是大家都来学一种乐器。 廖乃雄:几年前我回上海,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老朋友就问到“全民送子学钢琴”的问题,我当时用了一首外国歌曲作答,那首歌的名字是《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成为小莫扎特》。我们不是要培养天才,而仅仅是为了让人们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让人们成为音乐的知音。当然,我们也需要培养音乐家,培养专业人士,但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些。 对音乐教师的培养是关键 沃尔夫冈·哈特曼:在德国,也有人为了考大学而学音乐,但为了这种单纯目的的人为数很少,大部分人还是为了自我表达。家长也让孩子学乐器,但不仅仅是钢琴,范围非常之广。中国的许多孩子学钢琴,也不一定就是眼光狭窄,恰恰相反,因为这毕竟也是一条让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钢琴确实是理解音乐的很好载体。对音乐学习而言,钢琴是一种象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学习音乐,一种目的是学一门技术将来找份好工作,另一种目的是获得一个更好的人生。显然,后者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学习音乐不可能立竿见影,它不是自动售货机,投进硬币,出来巧克力。它对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余丹红:日本雅马哈公司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词:学音乐的孩子不学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习音乐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也不一定非要取得什么建树,快乐就行。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获得一种完美的人生。 当然,要让人们懂得学习音乐的本原,从而让人们爱上音乐,关键取决于音乐教师。一个孩子将来是喜欢音乐,还是认为音乐与自己没有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第一位音乐老师。音乐教师怎样对待他们所培养的学生,这是决定国民音乐素质之关键。因此,对音乐教师的培养是关键之关键,也是当务之急,这正是我们音乐院校所要承担的责任。《华东新闻》
(2004年10月14日 第三版)
特约编辑: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