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参赛的京剧《春秋霸主》和山东梆子《山东汉子》铩羽而归,无缘“文华大奖”,这让我省许多戏迷们心里很不平衡,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否与评选有失公允有关?对此,10月12日,记者采访了省京剧院院长宫克。他说:“与大奖擦肩而过,心里不是滋味,但我们没有怨天尤人
,还是从自身找原因。”
据介绍,《春秋霸主》从2001年公演以来,已演出68场,曾获第七届中国戏剧节和第三届中国京剧节优秀剧目奖。在本届艺术节上,演出效果也十分看好:该剧在浙江儿童艺术中心演出第一场就赢得观众的喝彩,演出第二场时还吸引来文化部和浙江省的有关领导及百余名外国人。演出结束时,演员几次谢场,观众还是不愿离去。当时,文化部有关领导在现场就对该剧进行了赞赏。但在9月26日晚的颁奖仪式上,该剧只拿了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编剧、导演、表演奖(奖给主演宋昌林本人)。我省另一台参赛剧目《山东汉子》也只拿了几个单项奖。宫克说,当时领奖时,他看到北京一演出院团因怀疑评奖有不公现象,而拒领新剧目奖。但他领了。
宫克认为,不可过于强调其他因素,应该自找差距。从艺术节回来后,他们就分析此次失利的原因:此次参赛的5个京剧剧目,均是从全国“拔”出来的优秀剧目,阵容大,制作大。尽管我们的《春秋霸主》在这方面也不逊色,但某些方面还是看到了差距,我们的剧本还不是那么凝练,舞台还应该再修整,演员水平还应该再提高。艺无止境,这次没拿大奖,等于给我们留出了一个再创作的空间,我们会再精心打造这出戏,让其成为优秀的保留剧目。当然,还会再争下一届的“文华大奖”。
面对《山东汉子》“落榜”,菏泽地方戏剧院院长苏本栋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失去大奖的原因与该剧的舞美和剧中某些情节的处理欠缺有关。谈到下一步的再创作,他十分动情:“山东梆子已有300多年历史,风风雨雨,一代一代的艺人传到今天,的确不易,我们并不仅是为大奖而打造这台戏,目的是让其成为重振山东梆子的一粒‘火种’!”(杨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