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山东观察 > 正文  
滚动新闻
山东用工难调查:当选择成为权利工人成为抢手货 评论
青岛新闻网  2004-10-12 09:53:27 21世纪经济报道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编者按:知识改变命运,于民工如此,于企业亦然。其间的潮起潮落,勾勒出中国经济起飞和发展的侧影。在市场经济的字典里,只有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而无民工的“潮”与“荒”。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挥舞,身份的烙印必将褪去,市场的法则已经彰显。

  民工小杨的幸福生活

  杨立民的
幸福在这个夏天到来了———在青岛找工作突然变得容易。

  在青岛市利津路人才市场和内蒙古路人才市场,这个19岁的山东临沂民工只要往招聘摊位前一靠,简单说出自己是纺织服装技校毕业,有一年工作经验,对方眼睛马上一亮,双方经过简单的讨价还价之后,对方通常会对小杨说:“你赶快填张表,明天就可以上班,记住明天早上9点到长途汽车站,有车接你到工厂!”

  然而,杨立民并不急于定下单位,他3天时间找到了4份工作,他还想再找两家,从中挑选出一家待遇高的企业去上班。“我现在才发现,自己一个打工仔还会被人抢着要!”杨立民笑眯眯地对本报记者说。

  而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职业介绍所生意是难以忍受的冷清。8月26日,内蒙古路人才市场内求职者寥寥无几,市场内的职业介绍所门可罗雀,业务员有的看报纸,有的聚在一起玩扑克。“今年过年以后,工人特别难招,应聘的人很少,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特别是进入8月份后更冷清。”联合职业介绍所一位中年业务员对记者抱怨说。

  在利津路人才市场,记者看到,即墨市一家食品公司招200-300名工人,尽管开出了700-800元的月薪,管吃管住,摊前却无人应聘。青岛市有名的私营企业金王集团公司因难以招到工人,生产订单有可能受到影响,青岛市委书记及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人为此亲自出马。“到现在,招工计划还没有完成。”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市场管理处的李志战说。

  李志战还介绍,现在青岛市出现的“招工难”,受影响的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这其中又以纺织服装业为最。“难招到的工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民工为主的操作工,一类是技术工。”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8月份,制造业所需工人的缺口比例一般在40%左右,即企业只能完成招工计划的六成,其中技术工种裁剪缝纫毛皮革制作工,企业需求人数为615人,实际求职人数仅为1人,裁剪工企业需求人数为391人,实际求职人数仅为52人。

  招工难已成为山东省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是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李志战说。有关资料显示,威海市2004年上半年专业技能人员缺乏,机械制造加工方面技术人才缺口较大,今年上半年,机械冷加工和热加工继续位于威海市劳动力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名,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缺口进一步加大。在威海,一些制造企业由于难以完成招工计划,不得不将招工触角伸到山东省外。

  当选择成为权利

  工人成为抢手货

  青岛海兰娜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波透露,现在企业不是在招工人,而是在“抢”工人,“聊城一家服装技校今年有两个班100多个学生毕业,有100多家企业到学校坐等这些学生,几乎是一家企业抢一个人。为了抢到人,企业不得不请校长吃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机械类、电气类等重点专业就业率达到了100%。海尔集团、济南啤酒集团、齐鲁制药厂、济南钢铁集团、济南锅炉厂、济南轻骑集团等30多家企业纷纷前去抢订毕业生。在2005年毕业生中,该校目前有50%的学生已经被预订一空,与企业草签了合同。

  南方企业也杀入山东和本地企业抢人。在争抢技校学生的企业中,来自南方的企业占了60-70%,在青岛的人才市场上,记者也不时见到山东省外制造企业的身影。

  工人的工资随之水涨船高

  联合职业介绍所的一位业务员透露,青岛由于难招人,有的工种工资已经开始上扬,“如勤杂工由300元/月上涨到500元/月。”王海波介绍,现在青岛纺织服装业的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20%-30%,月薪为700-800元/月,直逼大学毕业生在青岛的收入,“学服装的大学生实习期间工资一般为600元/月,转正签约后为1000元/月。”而在济南市,属于技工类的汽车修理工的年薪为4.68万元,超过博士4.56万元的年薪,高级技工的年薪与高级英语翻译的年薪也仅差364元,在青岛曾爆出高级模具工年薪16万元的天价。

  如此同时,工人也学会了和老板谈条件。“原来工人看老板脸色行事,现在老板求工人,工人的牛劲越来越足了。”一位私营老板感叹不已。工人原来实行计件制工资,现在却要求低于600元/月的工作不干,实行固定工资制,否定计件制,而且还要求在社会保险上全额投保,管吃管住,“吃饭要四菜一汤,而且互相打听,往工资待遇高的企业跳。”

  由于工人少,加之“原来的管理方法跟不上,乱套了”,致使企业订单有的是,就是完不成,而且招工难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在市区的企业每个劳动用工成本增加300元左右”,使本来就亏损的纺织业更是雪上添霜。“现在是企业最艰苦的时候。”王海波连连叹气。

  为减少用工成本,青岛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往外搬迁,从市区搬迁到即墨、城阳等郊县,或者直接搬迁到人力成本低、经济较东部落后的临沂等鲁西南地区。王海波在去年把自己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临沂,“已经开工建设了,圈了200亩地,计划招收400多人。”

  这仅是缓兵之计,山东的用工缺口依然巨大。普通工人的用工缺口,山东省有关部门未能统计出具体数据。粗略统计,完成招工计划较难的有纺织、服装、电子加工、餐饮、保安等行业,其中餐饮和纺织行业缺口最大,在有些县市,仅能完成招工计划的一半。在技术工人方面,山东省有关部门曾测算,制造业技术工人山东省每年至少需要补充40万人,但相关学校每年只能培养出10万名学生,缺口达每年30万人。在高级技工方面,山东省更为缺乏,比重仅为6%,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与发达国家30%至40%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山东用工短板

  一方面是用工的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却十分庞大。

  山东省统计局公布的分析表明,根据目前山东省的农业装备水平等因素测算,全省至少有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仅2004年就需转移12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山东省政府的压力相当大。

  山东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其实现在面临用工悖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企业又招不到人,因为没有多少山东农民愿意进山东企业。

  山东省就业办公室主任李瑞明在媒体上公开指出,山东企业招工难主要有四大因素:一是劳动力价格太低,对农民工失去了吸引力。去年山东省农民工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平均月收入分别是791元和625元,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其中一些企业的薪酬标准甚至停留在10多年前的月均300-500元;其次是用工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招用农民工不缴纳社会保险;三是企业工作环境差,农民工进城很多从事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四是企业没有针对农民工进行有效的适用性培训。

  此外,农村税费逐步取消和种粮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也吸引了一部分农民返乡务农。“在家务农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相差无几,但务农不存在劳动环境恶劣、经常扣薪的事,而且扣除往返路费以及打工的住宿费等打工成本,外出打工还不如在家务农挣钱多。如青岛缝纫工收入一般在400-500元/月,接近青岛市最低生活标准410元/月,这就不如在家种地。”一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农民工返乡原因。

  山东省统计局今年上半年出炉的一份本省企业分析报告认为,山东是我国GDP过万亿元的三个经济最发达省份之一,但在劳动力价格和用工机制作为企业的人力成本方面,山东企业支出较少。山东企业在人力成本上的“节俭”,工业职工的偏低收入,长期下去将会影响到人才的引进和企业的凝聚力,实际已成为山东企业竞争力的短板之一。

  统计表明,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595.42万人,企业应付本年工资为601.14亿元。其中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江苏多26万人,比广东少145万人,但企业去年应付工资比江苏、广东分别少117亿元和472亿元。山东规模以上工业职工,去年人均福利费为1261元,比江苏、广东分别少543元和111元。如果山东规模以上工业职工平均工资达到江苏的工资水平,需增支劳动者报酬150亿元;如果达到广东的水平,则需增支劳动者报酬261亿元。

  人力成本上低投入的背后,实际隐藏着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山东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存在产业结构偏低,导致附加值偏低,最终使企业为赢利而压缩人力成本,使其薪酬待遇缺乏吸引力,招工计划难以完成。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青岛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隋映辉研究员,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地区的产业转型及其投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三地的产业投资项目的技术层次不同。相对而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聚集度高的大项目大多是具有较高科技、附加值、市场占有率项目。而山东地区主要投资集中在传统家电、石油化工、机车造船、钢铁等资本密集型项目,虽然投资规模大,但大多数资源约束大,收益率相对不高、产业配套率较低。

  另外,山东在投资项目附加值及其回报率上也较低。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端电子产业投资回报率一般在25%-50%左右,零部件产业也在15%-25%左右,而山东半岛地区家电产业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5%-10%左右,零部件产业一般在5%左右。“项目投资回报率不高直接影响到产业升级、用工结构调整和人才聚集,难免会出现‘招工难’现象。”隋映辉说。

  山东省就业办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提高农村劳动力价格的“节骨眼”。企业要想把农民吸引到城里来,只能靠提高劳动力价格。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也会增加企业“惰性”,依靠“人海战术”而不是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影响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孙琦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西安交大MBA青岛招生开始啦!
·天津大学在职攻读MBA课程班招生
·中嘉学校小学生英语周末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2004年青岛首届教育招生网上巡展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