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海外的高消费,不断地引起世界的惊呼,而其中又大有“中国特色”。事实上,无论是由于出境机会有限导致的购物的高消费,还是由于需要给亲戚朋友捎带礼物导致的购物高消费,都可能随着中国出境市场的成熟以及有更多的中国公民出境而改变。
文/梅林
国人难道从来没有享受过“地球村”的待遇
?从来没有穿过时区的炫目体验?白天在巴黎购物,夜晚徜徉于柏林街头?不,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每年平均增长20%多;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计,最迟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游客输出国;让海外旅游业人士欣然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人数众多,最重要的是,在为期12天的欧洲旅行中,中国游客平均要消费2090美元。
对于这一点,澳大利亚的旅游行业早已心照不宣。这个已对中国内地10个省区开放旅游签证的国家感叹,中国游客的旅游消费已高过发达国家日本,成为在澳大利亚花钱最多的游客。
澳大利亚旅游部门的统计表明,自去年7月至今年6月,中国内地来澳旅游的人数超过10万人,居各国之首。统计结果还表明,中国人出手也更加大方,中国游客在澳州人均消费约2200美元,而日本游客只花费约712美元。
中国人富裕起来了?中国人走出去了?在中国人睁大眼睛认识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重新打量一个中国。这是个变得陌生的国度吗?这是大国民在憋闷久了后的集体发作吗?
从香港游到海外游
香港目前仍是内地民众旅游的首选热点地区,由于关税和普通税的缘故,在香港购买品牌的价格大约比内地要便宜30%,这使得手持港澳通行证的人乐此不疲地前往。
越来越多的品牌公司争相将店铺设在香港,他们将中国人看作是“新的日本人”,看作是最佳的消费者:他们的财富在不断增加,热衷于新奇事物,在一个资讯狂的年代里扮演着购物狂的角色。
不仅仅是炫耀和来源于身份的认同感,在购物者的天堂里,中国内地游客还隐隐有一种情感消费在里面,能够体验到作为特区的香港所特有的归属感。
然而,香港很快就不能满足游客们越来越膨胀的游玩之心了。他们的眼界被打开后就再难合上,香港只是他们的第一站,只是他们向往的一个码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在出境旅游的事务中,国家意志的导向也倾向于更大程度的开放,今年以来,中国旅游目的地开放的工作在全面推进,范围逐步扩大。
特约编辑:部落
国家旅游局先后与欧盟22国以及挪威、冰岛、瑞士、列支敦士登、罗马尼亚5国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上述国家旅游的谅解备忘录。
在成功开放欧盟市场的基础上,中国旅游目的地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范围进一步扩大,又先后与11个国家签署了旅游目的地谅解备忘录,与1个国家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走出国门,被普遍认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就变了样,他们对吃很保守,只吃中国菜,对购物却抱着天生的狂热的、纵容的态度。一家品牌公司的总裁形容中国人到了巴黎:“他们住二星级酒店,吃便宜的中国饭菜,整天忙于购物。”尽管这些公司迄今为止,主要还是针对日本游客下猛药,但该总裁说:“巴黎的奢侈品和品牌商店正在开始雇用讲中国普通话的店员。”
今年头5个月,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继续迅猛发展,出境旅游人数达1117万人次,分别比2002年和上年同期增长58.9%和81.6%,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一幅新世纪的清明上河图出现了,繁华胜景之处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
为富则游
新兴的中国富人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出国旅游部落。与留学生和官员不同的是,他们的职业身份大多是私企老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各行业精英。在中国的阶层划分里,他们是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
而出境游的火爆更得益于在过去5年里旅游限制的不断放宽。这和日本当年的情况颇为相似。尽管在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期日本经历了一个“海外游行不自由”时期,出境旅游受到种种限制(如携带外汇金额限制、必须接受“游行审查联络会”审批等等),但自1964年4月1日政府宣布居民海外观光旅游自由化之后,日本出境旅游业因之日渐兴旺。
一方面,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给予日本国民充裕的收入和闲暇时间,这使得出境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另一方面归功于日本政府有计划的推动。1986年日本政府为刺激居民出境旅游以减少国际收支过多的盈余、缓和国际贸易摩擦,通过制定“海外旅行倍增计划”,使出境旅游总人数自1950年代中期至1993年期间增长了近3倍,超过同期全球出境旅游总人数的递增速度。
而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开放本国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已成为近几年外国首脑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的一个重要议题。
现在,欧洲和日本都在竞相打中国游客牌,都在争相扩大旅游签证的范围。我国每年拿旅游签证到日本观光的人数大约是4万。再加上商务考察、留学等,每年我国赴日的人数在45万左右,日本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在2010年,要吸引300万中国人到日本消费。这是继欧洲20多个国家对中国开放旅游市场之后,日本推出的“A”计划。
据预测,今年赴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将会达到2500万人次之巨,“能出国的当然都有钱”,正是抱着这个想法,中国游客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早在中央电视台转播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之际,葡萄牙就在每场比赛前播出该国的风情片。而以创意产业为腾飞点的英国,也正在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做”以英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它们与莎士比亚和哈利.波特等有关。
尽管上述这些海外游的线路大多还处于产品初级阶段,即一条线路要玩多个国家,属于纯粹的观光,但线路火爆的场景还是颇为“壮观”。
中国特色的高消费
那些有过海外经历和多次出入境的人通常会更考虑海外游的舒适度。事实上,出境游客中的大部分都是进行第一次的境外旅游,走马灯样式的密集观光和见缝插针的疯狂购物是中国游客给外国人留下的最强烈印象。
根据相关调查,民族文化传统,包括社交的准则、社会风气、习俗和习惯,是形成中国人海外旅游购物心理和行为的根源和基础。
有93%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因为出境旅游毕竟机会有限,为家人和亲朋好友买礼品是向家人表示爱,与同事、朋友、亲戚保持良好关系的一种极好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出境旅游者中十分普遍。有90%以上的被访谈者购物时考虑较多的不是要买的商品国内市场有没有,而是能不能买到称心的物品,是否可以作为礼物体面地送给亲朋好友,顾全方方面面的关系。
特别是第一次去香港的被调查者认为,购买礼品送给家人和亲朋好友是出国旅游回来后所必不可少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在中国内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内地旅游者在港支出从1996年至2001年逐年增加,但消费结构却未发生明显变化,购物支出一直占据总消费额60%以上的一个有趣的原因。
事实上,无论是由于出境机会有限导致的购物的高消费,还是由于需要给亲戚朋友捎带礼物导致的购物高消费,都可能随着中国出境市场的成熟以及有更多的中国公民出境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