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尔宝瑞在给“周恩来”梳头
真的?假的?先探探再说
我像牛顿吗?
中国蜡像馆9月29日正式开馆,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和姚明、成龙、张曼玉等文体界名人在内的126尊蜡像在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内同时对外展出。这些作品,不仅身高、胖瘦和真人一样,就连脸上的皱纹都活灵活现,根根汗毛清晰可见,相当逼真。
难辨“真假”的蜡像,迷惑了众多眼睛。十一期间,中国蜡像馆迎来了近万名的参观者。小小展厅内,有人被蜡像的真吓哭了,有人把真人当蜡像闹笑话的,就连在场的老年人也都忍不住要和蜡像来个亲密接触。蜡像虽是假的,却圆了很多人的偶像梦……
看展览:“酣睡者”愚弄观众
在二号展厅休息室侧排坐椅上,一身休闲装的大肚中年男子歪着脑袋睡得正酣,脸上的眼镜都快要滑落。如果不是保安及时地向参观者说明,大部分人都看不出这发出微弱鼾声的先生竟然也是尊蜡像。好奇心重的人们小心地把头探向“酣睡者”脸边,生怕保安是在与自己开玩笑,而打搅了休息的陌生人。记者看到,很多参观者在确定了自己被尊蜡像“愚弄”后,都不是立刻走开,而是站在一边偷偷地看下一个“上当者”的反应。
每个工作人员都曾被当成蜡像
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蜡像馆开馆后,馆内的每个工作人员几乎都有被观众误认为是蜡像的经历。“有时候我们中午在休息室打个盹,就会有观众坐到我们身边搂着照相。有一次我在展览厅里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还对着身边的朋友唠叨,这蜡像怎么就放在走道,还怪碍事的,让我们哭笑不得。而一般情况下,我们又怕吓着观众,所以当知道观众把我们误当成蜡像后,还不能一下子动起来。”
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二号展厅内传来了小女孩的哭声。只见一位穿着工作制服的女同志边从兜里翻出餐巾纸,边歉意地哄着:“小妹妹,不害怕,阿姨不是蜡像。”小女孩的爸爸告诉记者,“今天就是想带孩子来看看不同时期的历史伟人,结果孩子年龄小,看不出蜡像和真人的区别,一开始把蜡像都当成了活人,后来给孩子讲解了半天,孩子才明白这里都是蜡做的假人,又把这里的工作人员当成了假人。刚才她调皮地冲着人家眨眼睛,人家好心地对她笑了一下,却把她吓哭了。”
忆往事:邓小平蜡像得到家属肯定
一号展厅内老一代领导人蜡像的作者之一尔宝瑞先生说,他最喜欢的作品就是邓小平那尊蜡像。“我在创作这尊蜡像的时候,邓小平先生还没有去世,没想到10天以后他便离开了我们。我属于在‘文化大革命’时遭受压迫的知识分子,所以对邓小平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说我是在一种怀念的情绪下完成的这个作品。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工作室突然分不清这是不是尊蜡像,因为当我看着小平蜡像的眼睛时,我真的感觉到他的眼睛在和我说话。当时我完全没有了意识,忘记了自己做什么。后来的几天,我闭上眼睛便是小平蜡像的眼神。庆幸的是后来邓小平的家人看了这尊蜡像后,肯定了我的创作,还专门托人给我写了封信,说这尊蜡像做得很像。”
讲制作:100万元“十大元帅”身价最贵
在126尊蜡像中,最贵的价值10万元,成本最低的也达五六万元人民币。这10尊总身价达100万元的蜡像,是中国的“十大元帅”,贵的原因是“他们”身穿的衣服都是由当年制作元帅服时的剩布料加工而成的。
“马克思”胡子做了两个月
原北京蜡像馆馆长张守祥在此次的蜡像制作过程中碰上了三个费劲的“大胡子”,马克思、恩格斯和张大千。张守祥介绍说:“这三个大胡子的蜡像毛发都是一根根栽进去的,仅栽一个马克思的胡子就花了两个月时间。难度最大的是考虑到蜡像胡子的造型问题,因为西方人的胡子都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们连续实验了七八次才成功。当时在创作前我们就想把真毛发处理成马克思当时的胡子造型。一开始根本做得不像,找不到毛发的弯曲的感觉。我们尝试着将真毛发卷、烫、染色、整形,最后吹、定型,但没有成功。最后每失败一次,我们就找原因,终于做出了像马克思真胡子一样的毛发,非常生动自然。张大千的外号就是‘大胡子’,因为又长又多,而且脸部到腮部都是胡子,特别是靠近脸部的胡子开始稀疏,毛发就要做得像是从毛孔里钻出来一样。”
从法国买来三副眼球
此次蜡像馆中的外国人眼球也给创作者们留下了道难题,张守祥说:“因为外国人的眼球在色调、透明度上与中国人眼球不一样,目前中国还解决不了这样的难题。一开始我也请中国人模仿外国人做了几个眼球,比如说斯佳丽的眼球是绿色的,恩格斯的眼球是蓝灰的颜色,马克思是比较黄、比较透明的颜色。但是做出来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我们求助了法国巴黎蜡像馆,通过他们帮助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亲自做好了这三副眼球给我们,虽然价格很昂贵,但是这也算是我们两国合作的一次见证。”
“杨利伟”穿着“自己”的衣裳
杨利伟的服装、王忠诚手中的片子等等蜡像都是采用了当年真人使用过的东西。张守祥认为,蜡像就是要真实地反映自然,所以蜡像配备的道具也最好真实。张守祥告诉记者,“我们在制作袁隆平蜡像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袁隆平正在稻田里聚精会神地拿着水稻看。在这种情况,这种杂交水稻我们却不好弄。开始我们想做一个假水稻,不像,我们赶紧采用了第二种方案。我们跑到郊区去弄些普通的稻子把它风干了,可是无论是稻子大小、粒的大小都和杂交水稻不一样,最后只好专门跑到湖北搞来了真正的杂交水稻,又进行了特殊方法进行了风干。”
毛孔只有中国能制作
据介绍,这126尊蜡像多数为精品,和世界上蜡像发源地英、法国家相比,中国蜡像同样可以以假乱真。在某些方面,中国蜡像的制作工艺已经超过了上述两国。比如在对亚洲人的神情刻画方面,中国蜡像更传神。在细节方面的质量也高于英、法两国,比如英国蜡像在手部的刻画上会出现皮纹,但中国蜡像有汗毛孔。张守祥回忆说,“1991年我以普通人的身份去伦敦蜡像馆求见他们时,他们并不见。后来我拿出了制作的一只手给他们看后,他们当时便愣住了,并把我当贵宾一样招待,他们很奇怪我是怎样将手上的汗毛孔做出来的。他们还把自己的蜡像制作室对我开放。而且法国蜡像馆馆长托马先生惊叹地说,他们的蜡像也没能做出汗毛孔。不过当他们询问这些技术问题时,我还是没有告诉他们。”
信报记者唐雪薇/文并摄 王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