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目前,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在有关部门举办的精神卫生健康讲座上,专家们呼吁,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王玉凤介绍,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
问题检出率为6%-22%,保守估计,全国约有三千万名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王玉凤说,所谓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其广义上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行为问题如说谎、逃学、偷窃、攻击、不听管教、离家出走等,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交往困难等。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其成年时期发生适应不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 研究发现,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寄养或全托、儿童出生时(后)疾病、精神病家族史和母孕期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