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网9月22日讯(通讯员 冯宝新 胡国锋)中国加入WTO后,洋水果也潮水般涌入国门,“狼来了”。作为传统产业的栖霞苹果,如何应对挑战,与狼共舞,借势腾飞?日前我们在山东省栖霞市采访,拍到了下面几组镜头。
祝茂成:跳出恶性竞争的怪圈
(人物剪影)祝茂成,庙
后镇祝家夼村果农,他把富硒苹果卖到京沪,每公斤卖到20元。
(长镜头)今年9月20日,祝茂成正在指导果农生产富硒苹果 。他告诉我们:“ 今年他共生产富硒苹果20万公斤,许多客户都抢着要,供不应求呢”。
谈起入世后的果业生产,祝茂成有自己的见解:“现在咱们的苹果生产最大的弱点就是在低层次上进行恶性竞争。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没有技术和品种的创新,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对此,祝茂成感触很深。前年,他请来在大连铁道学院应用化学系吴敦虎教授,搞起了绿色富硒苹果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吴教授的意见,他们改变了多施化肥、喷洒高毒农药的传统做法,大量追施农家肥和日本进口的酵素菌,并施以硒元素,实行中药治虫和生物防治,确保苹果的农药和化肥残存量达到了绿色食品规定标准,硒含量达到30-50微克,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许多疾病。同时祝茂成还为自己的苹果注册了商标,为果农进行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在他的带动下,他们建成了500亩的富硒苹果生产基地。
(画外音)农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要让农民真正掌握“第一生产力”,使他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眼界更开阔,发展的后劲和冲力才会更强。
牟忠义:不要怕打“洋官司”
(人物剪影)牟忠义,烟台源通果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1996年7月创建了烟台源通果汁有限公司,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年销售收入2000万美元,利税3500万元人民币。
(长镜头)走进源通果汁有限公司,到处是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生产厂房内弥漫着浓郁的苹果汁的香气。牟忠义感慨地对我们说:“今年2月
,美国商务部根据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最终裁决,签署了修正后的反倾销令。包括源通果汁在内的5家企业取得零税率。现在看来,我们多亏打了这场洋官司。”
这里所说的洋官司,是指三年前发生的一件事。1999年6月,一部分美国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浓缩苹果汁征收91.84%的反倾销税。若此申请成立,源通果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会增加一倍,势必被挤出美国市场,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牟忠义为首的源通人在中国食品进出口商会的支持下,决定要打一场洋官司。
之所以敢打这场洋官司,是因为牟忠义坚信打铁还得自身硬。源通果汁产品出口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公司先后获得美国FDA质量认证和日本最大果汁进口商三井物产的检验认可。1997年又取得美国KOSHER证书和德国果汁行业保护协会的SGF认证。1999年7月又获得世界食品行业中最严格的HACCP(危害临界点分析)证书,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同年10月通过国际通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2质量认证,是全国同行业内获得质量认证最多,质量认证标准最高的厂家。
源通公司和国内其他9家浓缩果汁企业一起,聘请了有丰富反倾销经验的美国律师,走上了艰难的抗诉之路。他们请来国家经贸委条法司的领导和有关专家来讲解反倾销知识和应诉反倾销的案例,并共同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律师对簿公堂。由于准备充分,证据确凿,“洋官司”最终打出了中国威风。在美国商务部多达300个问题的琐碎调查中,源通果汁公司的应诉人员在指定时间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并且递交的公司原始记录和各种单据,都经受住了美国商务部近乎苛刻的调查。1999年11月,美商务部初步裁定:源通果汁公司在内的10家中国企业胜诉。2000年1月,美国商务部派人来中国进行实地核查,当他们踏进源通果汁公司大门时,无不为公司内清洁的环境、良好的秩序而惊讶。他们转遍了公司几乎所有的厂房,查阅了几乎所有的单据帐目,问遍了几乎所有的职工,最终满意而归。2002年4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10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关税加权税率平均为14.80%,其中源通果汁的税率为9.8%。他们不付,2002年6月19日,美国联邦国际贸易法院支持源通果汁等企业的5个主要辩点,要求美国商务部对原审终裁进行重新修正。2003年3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下发了第二次表决意见,确认了源通果汁等企业零税率的再次核算。北京时间2004年2月11日,美国商务部根据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最终裁决,签署了修正后的反倾销令。根据修正结果,作为起诉方的烟台源通等5家企业将来出口美国的产品关税为零。“加入WTO了,咱们企业不要怕打官司,尤其是洋官司。”这是牟忠义最深刻的体会。
(画外音)面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避不是出路,只有炼好内功,敢于迎对,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刘春卫:结构调整不要怕“痛”
(人物剪影)刘春卫,栖霞市果树局局长。果树局是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部门,到目前,全市早、中、晚熟苹果比例达到5:25:70,去年出口优质苹果30万吨,实现了从苹果大市向苹果强市的转变。
(长镜头) 9月23日,刘春卫带领我们走进了寺口镇刘家庄村王培法的果园,他对果农老刘说,果树太密,今冬或者明春一部分果树要伐掉
。面对我们疑问的目光,刘春卫说,这叫改造郁闭园,发展果业也要进行创新。
谈到入世,刘春卫说:“果业创新是区别于传统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唯一出路。”他告诉我们,以前果农为追求产量,采取密植栽培技术,依靠这种技术,栖霞市果品产量迅速提高,1998年被国家统计局正式命名为“中国苹果第一市”,2002年10月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之都”荣誉称号。但随着树龄的增长,这种密植技术显出了它的缺点:原来高产的密植园开始变成了通风透光性差的郁闭园,树膛内的苹果常年不见光,不通风,产出的红富士变成了绿蛋子,味道还不如萝卜。这说明,市场经济已经对传统果业生产提出挑战,苹果树也不能“终身制”--只要不死就年年修剪年年管,不管结果多少好坏了。要寻找果业创新的新出路,就要舍得“减树增效”。他们主要引导群众忍痛搞好三个调整:一是改造郁闭园。郁闭的苹果园一般每亩可种植苹果110株,最多可达到120株。他们引导果农隔一伐一,使每亩果树数量降到50至55株。到目前,全市一共改造“郁闭园”20万亩。通过郁闭园改造,虽然树的数量少了,苹果数量下来了,但质量却提高了,价格上去了,达到了减树增效的目的。唐家泊镇果农李丰海家共有3亩果园,全部采取密植栽培技术,由于果树郁闭严重,果实着色不好,无法套袋,苹果价格自然低了。1999年,他将300多棵树伐掉了一半,当年苹果产量减少一半,但由于果实全部套袋,价格上去了,所以收入仅降低了三成。第二年,苹果产量基本与改造前持平,收入比改造前还有所增加。到了第三年,苹果产量较改造前增加了两成,收入增加了四成。二是进行品种间调整和品种内调整,大力发展优系品种。栖霞65万亩苹果以晚熟的红富士为主,成熟时间集中,中秋节、国庆前后却无果可卖,而秋后苹果却纷纷下树,一拥而上。他们从外地引进了嘎拉、藤牧一号、红将军等中早熟品种,巧打时间牌,使全市早中晚熟苹果品种比例达到比较科学的5:25:70,再加上苹果冷风库的保鲜储存,形成了全年苹果不断线,把成熟期的时间差变成了一种“效益资源”。栖霞市前后共引进红富士苹果共有60多个品种,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进行优胜劣汰,先对在本地效益最好的“烟富1-6号”,进行重点发展,使之形成拳头效应。三是注重发展无公害苹果,在全市大力推行果园植草、配方施肥、果实全套袋技术,推广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严禁使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通过在果园种植三叶草,为果园水、肥、气、热、微生物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能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效地保持了水份和养份的流失,松山镇王龙高是较早在果园种植三叶草的农民,他告诉我们:种植三叶草后,每年可少浇3-4遍水,而且由于三叶草特有的固氮作用,第三年后,基本上不再施用氮肥,每年仅此一项就减少投入1000多元,不但节省了成本,还防止了土壤板结。与此同时,在全市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前几年许多果家对土地质量结构缺少科学认识,不懂得因“病”施“治”的科学道理,而是根据以往经验,大量使用含氮磷钾的化肥,却忽视了微量元素,结果导致土壤养分结构不合理,不但造成了树势弱,容易患病,影响了苹果质量,而且浪费惊人。近几年来,市里把配方施肥做为重点工作来抓,请来土肥专家在全市各镇街道进行巡回授课,组建了“土地医院”,购置了科普专用车、电脑、显微镜、土地分析仪器等各种设备,有的放矢地进行“配方备耕”。“配方施肥”很受农民欢迎,杨础镇的王成亮对我们说,他种了一辈子地,这回对“配方施肥”服了,去年搞了配方施肥,他的苹果树再也没有患病,不但产量比以前增加了,而且优果率也比以往多了3成,每亩多收入2000多元。他们还在推广果实全套袋技术,2004年,全市年套袋量达到
50亿个。到目前,全市共建成无公害苹果基地30万亩,去年出口优质果品达到30万吨。依靠果业创新,在全国面上果品积压、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栖霞苹果不愁销,左右了全国苹果价格市场。
(画外音) 加入wto后,要有舍,才能有所得。政府要引导果农从劣势品种中退出,重点发展高、精、准农业,五个手指握成拳头,才能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