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洋检测专家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在十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二百年!
渤海会成为死海吗?
“倒霉”的小渔村
8月15日,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一个渔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酱油色的污水正泛着白色的泡沫无情地流入渤海,漳卫新河河水满得都快溢出河道,寂静的河面上看不到任何动物,哪怕是飞在天空的虫子;破旧的渔船无精打采地横躺在岸边;刺鼻的腥臭味令人发呕;在入海口,海水呈深褐色,浅滩上布满了贝类的尸体;放眼望去,昏暗的海浪,卷起层层灰色的泡沫扑面而来,一堆堆漂浮物由远而近推至脚下……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东北濒临渤海,西北与河北省黄骅市、海兴县漳卫新河相邻。
一位渔民告诉记者:“都是漳卫新河不断排出的污水惹的祸!现在,贝类搬家了,鱼虾死光了,渔船三成停产了,养殖基地报废了。”
漳卫新河源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分水闸并与卫运河相接,属海河水系,全长246.6公里,其中无棣段长47公里。
漳卫新河入海口地处半封闭的渤海湾西部,北侧黄骅港有一条长14公里的导堤,致使污水基本在无棣县近岸海域环流。据介绍,自2001年9月至今,已有数亿立方米污水通过漳卫新河排入渤海,经监测,80%测点的水质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受污染面积大概有10到15海里。2000年9月以来这条河的溶解氧一直为零,生命力最强的黄眼蟹都已经绝迹。
这位渔民说:“现在污水已污染到大约10海里以外的海域。过去漳卫新河的水质很好,农业、人畜用水都靠这条河,可是现在它已无法用作饮用水源了。特别是近年来,污水的流量和浓度不断加大,对漳卫新河及近岸海域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自从近海海域被污染后,抽上来的水不能用,养什么死什么,海里也捞不上鱼虾了。”
记者调查发现,往渤海“排毒”的不仅仅是不堪污染重负的漳卫新河。
仅在山东无棣县境内,德惠河、马颊河等11条干支流流入渤海。由于上游兴建了多家造纸厂和农药厂,多条河流已开始泛起白沫,河水颜色有时如同酱油。
也许,这个“倒霉”的小渔村仅仅是个缩影,而“死海”的阴影似乎正在逼近我国惟一的内海—渤海。
“死海”阴影逼近
不能承受污染之重
渤海,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800年前曹操在渤海边写下这一气势雄伟的诗篇时,他看到的是一个水清、物丰、景美的渤海。
而今日渤海,海水已不再湛蓝可爱。20多年前,当环渤海的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时,渤海也遭到了空前的污染,变成了“纳污池”和“垃圾场”。
有媒体称,流入渤海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河的水是清洁的。污染程度不同的河流,水面大多呈灰白黑绿等浑浊色。生产化肥、造纸、皮革、化纤、铝业、橡胶等污染源企业,加工面粉、食品油的企业,生产核能源和火力发电等企业,以及煤码头等一批现代化企业,一字排在渤海岸边上,有的距海不过千米。经过处理和未处理的工业废水顺着几条小河、沿着地表流入渤海。
国家海洋局统计表明,渤海的入海排污口共105个,
年入海污水量28亿吨,占全国排海污水总量的32%,各类污染物质70多万吨,占全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
2004年1月31日公布的《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虽然中国管辖的海域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其中渤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1万平方公里,高达渤海总面积的27.4%,较20世纪末有所增加,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区域面积也比2002年增加。海水质量基本为四类或劣四类,40%的海域沉积物质量劣于三类标准,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污染控制处处长许丽娜透露,2003年,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已达到渤海总面积的27.3%。
农业部和国家环保局近3年发布的公报显示,渤海已成为我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国家海洋局检测的结果是,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酸盐、铜、COD、石油、锌等全部超标,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56%。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
“现在,渤海没有一种鱼类、贝类、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污染造成的危害是灭绝性的,渤海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农业部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处长吴晓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所作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因为海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增加,渤海中的很多鱼类都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这意味着,这些鱼已经丧失了繁殖能力,长期下去,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不无担忧。
“养殖1吨贝类将产生2吨粪便及污染物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的养殖量已高出理论允许养殖量1倍多,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同时,石油勘探开发、船舶污染、废物倾倒活动以及赤潮、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也让渤海喘不过气。”许丽娜如是说。
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4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83起,累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今年6月,渤海还发生了两起大面积有毒藻赤潮。
据调查,渤海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陆源污染,而陆源污染源主要来自流域污染。此外,流域周边的生活用水污染、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季节性降雨等,也是流域污染源头,这些污染源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渤海海域污染现状。而且环渤海地区共有地级城市26座,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黄河、小清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余条河水流入渤海,年平均径流量约792亿立方米。
那么,究竟是谁污染了这些直通渤海的河流?
谁在向渤海“排毒”?
记者调查发现,渤海治污的主要阻力源于向渤海排污的受污染流域污染源过于复杂。而要排除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跨省作业,且困难重重。同时,污染源的种类多,也是受污染流域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重要原因。
另外,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向渤海排污现象,已成为久治不愈之症。为何这一顽疾这么难以根治?其间到底有何瓶颈?
业内人士张向冰分析认为,企业并非不知道对河流造成的污染,不能改变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陈旧落后,这使企业无力从根本上解决环保矛盾。
辽宁省葫芦岛锌厂曾经很辉煌,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调整了对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支持战略,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拨改贷政策的实施,使企业融资方式完全进入市场化模式,这对像葫芦岛锌厂这样长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作的大型国有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直接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不可否认,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铅锌金属及其材料,像葫芦岛锌厂这样的大型生产基地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全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正是出于这些考虑,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有限的财力中尽量挤出资金,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减轻负担,特别是对企业提升环保能力、增加生产效益的技改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环保总局也几次特许其延期达标。
辽宁省营口市造纸厂同样也有1.8万人,同样有几十年的历史,同样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也同样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的确,他们何尝不愿意让自己的工人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何尝不愿意让生养他们的家乡天更蓝、水更清?但他们没钱。企业红火的时候,利税全部上缴了,连更新设备的钱都没留下。现在负债累累,企业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环保谈何容易?
在生存和健康面前,工人们选择的是生存;在稳定和环保面前,政府选择了稳定。据悉,鉴于锌厂的两个技改项目正在进行中,原本应该“消灭企业污染或者消灭污染企业”二选一,但国家只给锌厂判了“死缓”——暂时容忍他们二氧化硫的超标排放。
锌厂的职工加上家属共有四五万人,而葫芦岛市市区人口仅为30万。可想而知关停这样一家企业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然而,又有这么多的老百姓生活在严重的污染中,流淌的污水使本已不堪重负的渤海承受更大的环境压力。
关不得又“活”不起来,锌厂和纸厂都是负债累累、步履蹒跚的老国企。锌厂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50多亿元,每年仅利息就要支付3亿元。2003年亏损总额为1.8亿元。1.8万的在职职工以及更多的离退休人员是锌厂无法回避的负担。
“哪还顾得设备的更新啊,50多年了,我们的设备就没更新过,企业的设备年龄都比我大,现在是‘硬着头皮上环保项目’啊。” 营口市造纸厂一位员工说。
锌厂东山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员也告诉记者,由于缺乏资金,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厂方都尽可能“省”几道工序,少投几种药剂。
张向冰表示,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面对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让更多陷入发展困境和环保欠账双重压力的老国企尽快摆脱困境,这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调查还发现,严重污染的背后是“法不责众”的企业心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是“污染容易治理难”的环保困境。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前几年对干部的考核指标“GDP挂帅”,政府的吃饭财政就靠这些污染企业养着,你让他怎么查?不少企业把偷逃的排污费用在其他方面,排污的罚款比治污的花费低得多,谁不排谁是傻瓜!
虽然污染企业触犯了国家法律、损害了公共利益,但这些污染企业可以给当地政府带来足够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本应该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但在实际生活中,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而言,财政收入既是“政绩”的体现又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衣食与福利来源,财政收入减少直接意味着政绩的缩水与官员切身利益的损失。
狂捕滥捞也是祸端
不可否认,狂捕滥捞也给渤海的水产资源以致命打击。
昔日,曾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财富的渤海,如今却是渔船帆影片片,船船空仓而归。
“我每次出海几十海里,辛苦忙碌一天,捕捞上来的常常是几十斤‘皮虾’。”山东垦利县一位40多岁的渔民告诉记者,“我们小的时候,海边小螃蟹满地爬,赶上落潮时,一个小孩也能拣上几斤的海贝;岸边水里的石头底下,只要看见有缝隙,就两手往里一卡,准能逮着一条小鱼。现在一条渔船出海,一天还没有过去在岸边的收获多。我年轻时,跟着父亲出海,一次就能捕捞上来足有400多斤的梭子蟹,1只蟹就有1斤半重。现在,那样大的梭子蟹,一个也找不到了。捕捞产量一年不如一年,东西越打越小,越来越少。”
山东东营市红光渔村一位77岁的老渔民也告诉记者:“20年前,春秋捕捞对虾季节,一条船一天少者几十斤,多者几百斤、上千斤。现在,一年也见不着几只了。”
在渤海边长大的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巫致中曾深情地回忆说:“儿时常与小伙伴一起在海边戏水游玩、捕鱼捉蟹。退潮时,站在齐胸的海水中,可以看到脚旁爬行的各种蟹,伸手可抓。金黄色的沙滩上,随处可以挖到沙虫。到了夜晚,打开手电筒成群小蟹聚在光区,用不多久就可以捉到许多。若用1米长的小树枝,系上线绳,绑上1只剥了皮的青蛙,一个夜晚可以垂钓二三十斤的螃蟹。如今,只能当作一种回忆了。”
8月16日,记者在当地一家市场上发现,每个鱼贩摊前,堆放的海鲜极为有限。成百上千的鱼蟹,若按重量算,多者只有十几斤,少的只有二、三斤。
“刚刚在渤海有所恢复的比目鱼、黄花鱼、海蟹等特产,体重本应长到一二斤重,或者三斤以上,而如今一斤能称上几十条(只)就被摆在了市场上销售。刚刚出生的小生命,就变成了人们的口中鲜,实在是太可怜了!”正在逛早市的周女士感叹道。
在渤海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三个内海湾,鱼虾洄游产卵场受到严重破坏。原有鱼类116种,现在减至不足60种。优质鱼类被低质鱼类代替,种群结构日趋小型化、低质化、低龄化。据了解,山东省15万平方公里近海渔场除部分中上层鱼类外,大宗品种洄游鱼类基本形不成渔汛,局部海域呈“荒漠化”。曾经盛极一时的渤海中国对虾和小黄鱼产量分别由历史最高年份的4万吨和1.9万吨下降到目前的1000吨和几十吨。
农业部渔业局一位负责人透露:“渤海独有的高经济品种对虾,近20年产量已锐减了九成。”
随着渔业捕捞手段的高科技化和资源减少,渔船的网眼也变得越来越小。目前采取的禁渔措施,虽然行之有效,但开海之后,出海渔船数量和网具规格如果没有严格限制,必然造成集中时间打歼灭战,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生产的良性发展还有待时日。
红光渔村的一位渔民告诉记者:“有的渔民用那种‘虾皮网’,当地叫做‘裤裆网’,就像纱窗那样细,真是一网打尽。捕捞来的小虾一厘米长,只能用来做虾酱”。
吴晓春说:“这种渔具是违法的。《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中明确规定了渤海捕捞作业网具的最小网目尺寸。”
这么小都打上来了,我们的后代还能吃上海鲜吗?一位专家愤慨地说:“一旦鱼苗都被捕捞上来,就意味着渤海的水生物正在遭受灭顶之灾。这是在干绝子孙鱼,断万代鲜的蠢事!”
据了解,由于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渤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群落生产力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优质渔业经济种类基本形不成渔汛,经济鱼类向短周期、低质化和低龄化演化,渔获品种质量降低。
目前,渤海底层的水生物资源,只有上个世纪50年代的1/10。原盛产于渤海的一些珍贵的对虾、铁茄蟹、鳎麻鱼、比目鱼、黄花鱼、鲈鱼、鱿鱼、鲅鱼、蛤蜊等特色水产,相继出现了断档或绝种。
在渤海捕捞产量中,上述特色水产在1953年占70.2%,1976年下降到只占4.3%。到了现在,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一些渔民仍在拼命地进行捕捞,为了高产,他们就在工具上下工夫,大量使用的立体状地毯式的拉网,使上自水面,下至海底的水生物无一漏网,就连刚刚出生的子孙鱼也难逃厄运。如此狂捕滥杀,导致水生物无容身之地,无休养生息繁殖之时。
一项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环渤海地区集体捕捞人员不足6万人。之后,捕捞队伍以一个年代递增1万余人数量扩充。山东、河北、天津、辽宁三省一市,机动渔船总数1960年大约有550艘,1970年为3500艘,到了2001年,一下壮大到90000余艘。
曾几何时,入海流域对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是一道没有解开的方程式。治理入海流域污染,虽然被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政府提上了重要议事议程,各项污染指标也有所好转,但在现实中,污染现象依然在延续、污染程度依然在恶化,边投资、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救救渤海”似乎并非危言耸听。
何日变“碧海”?
碧海行动:渤海能否突围?
为了给渤海治病,国家开出的药方是《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疗程”15年。
这份国务院2001年10月批复的计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其日程表分别为2001年—2005年,使海域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缓解;2006年—2010年,海域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2015年,海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生态系统初步改善。
渤海该如何突围?2001年启动的、总投资296亿元人民币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以三年的实践提供了答案。
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03年,渤海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除了氨氮排放量略有增加,化学需氧量(有机污染的指标)、磷和石油类的排放都明显下降;海域年赤潮数也从22次下降到12次。
国家环保总局海洋处处长佟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电话采访时透露,《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规定的225个工程项目中,截至2004年7月底,已完工94个,在建83个,其余未动工。
他说,3年来,三省一市兴建了大量污水垃圾处理厂,关闭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并对污染严重的小清河、海河、大辽河和滦河实行清淤截污治理。此外,从2002年4月1日起,三省一市全面禁止销售含磷洗涤用品,每年分别减排赤潮主要引发物氮和磷4.67万吨和1.53万吨。为了控制港口排污,交通部已经对各类船舶排污设施实行了铅封管理,沿线近百个大小港口也配备了船舶污水的接受设施。
尽管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刚刚举行的中国海洋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却坦陈:“按期完成目标的难度很大,项目资金渠道不畅,进展缓慢。尚有59%的计划投资未落实,三分之一的项目未动工,很多动工的项目也因资金不到位而久拖不能完成。”
专家预计,要在明年底完成“十五”目标,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届时渤海COD、总磷、石油类入海量会有较大幅度削减,大体可以完成目标的70%左右,但是总氮的入海量削减比例将远远不够;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达标率估计为80%左右。
专家还建议,环渤海三省一市对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治理流域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具有共同的责任。一是成立流域治理组织,协调各省市排污治污工作;二是建立沿海地区生态工程。针对北方地区干旱少雨、水质严重超标的现实情况,建议在下游入海口处建设湿地生态工程;三是加强流域污水调整,各区域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能得到集中处理、集中排放;四是国家进一步加大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治理投资。
治污资金短缺是羁绊
据了解,由于资金匮乏、市场化运作机制未建立起来等原因,碧海行动计划建设项目进展还不理想。有关资料显示,自2001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治理设施建设的进展和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原因至少有二:一是由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使排污总量有所增加,控制难度加大;二是由于相关项目建设受资金影响尚未全面完成,且相当一部分建成项目也同样受资金制约无法稳定运行,严重影响了治污效果。
辽宁省政府最新的一份资料显示:“列入国家计划的重点环保工程项目,尚有三分之一没有开工建设,主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资金投入未得到相应的保障,中央没有补助,地方特别是县区经济困难,建设资金难以到位……”
类似的观点,在环渤海区域的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环渤海省市均出台了一些措施,如:辽宁省近年来在筹措环保项目资金方面,采取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拓宽外资渠道、积极推进治污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运营主体企业化及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按市场要求调整污水处理费等一系列措施。同样,山东、河北、天津也在资金筹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据了解,山东省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每月运行费用需要200余万元,而该厂惟一的收入为每吨0.12元的污水处理费,月总收入约为90万元,缺口达100余万元。为了确保该厂稳定运行,市里不仅每月全额返还90余万元污水处理费,而且还要补贴该厂运行所需电费80余万元和运行费50余万元。
显然,每年2400万元以上的运行费用,对烟台这样一个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城市也是不小的负担,对经济实力差一点的县市来说,更是难以承担。
专家认为,治污项目如能盈利,将为其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同时可有效缓解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情况,实现环保与资源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巫致中曾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了数份关于海洋环保的议案。他建议通过建立污染处理行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法律体系的缺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比如环保部门的地域管辖,实际出现问题需要层层上报,再找有关同级行政部门解决。同一条河流如果流经不同地区省份,需要在每段河流的截面检测水质决定责任,再做处理,不利于管理。因此,对于河流污染的事情应该统筹规划、管理,才不至于头绪多,相互推诿。
另外,《海洋环境保护法》配套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多头执法问题,是影响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因。尽管法律规定了涉海各部门的职权范围,但各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依然存在。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军队环保部门共同参与渤海的污染治理,“五龙治海”导致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
据记者调查,以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建设为例,《海环法》明确规定,海洋环境监测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并向国家环保部门提供数据。但因海洋部门一直未向环保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国家环保总局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洋监测站点。目前我国拥有两套海洋环境监测网络,而建设一个站点至少需要投资200万元,再加上每年四五十万元的运行费用,两套监测网络的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而且双方的公报还存在监测数据不统一的现象。
据了解,我国1982年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修订后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相关的配套法规并没有随之修订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4年来,没有一部相关的实施细则及法规出台,一些重要的海洋环境标准仍是空白。可以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执行,目前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另外,沿海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海岸带环境管理等还存在着立法空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据悉,国家环保总局正在组织拟订《全国海洋、海岸带环境保护规划》,推进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度。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特别指出,遏制海洋环境污染关键靠法制。只有把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海洋污染不再继续。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只是初步形成。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渤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水交换能力差,海水的自净能力有限,更新周期长达15年。此时凸显的渤海污染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的污染积累很难在几年内消除。
吴晓春建议,当务之急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决心,要减少捕鱼船,帮助渔民转产,防止捕捞过度。同时,要坚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上马。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曾吟唱出人水相谐的感人境界。当往日碧波浩淼的大海越来越失去她的容颜时,海洋环境污染这一多由人类自身行为制造的自然灾害,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
资料1:
谁是毒赤潮的罪魁祸首?
据中国海监飞机和船舶在渤海海域监测发现,2004年6月11日,黄河口附近海域出现面积约1850平方公里的赤潮。该海域为野生贝类生长区,目前尚未出现贝类大量死亡现象,但水体表面漂有大量蚊蝇及小飞虫尸体。6月12日,天津塘沽附近海域至渤海湾中东部及北部海域出现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的赤潮。此次在渤海首次引发的赤潮生物为棕囊藻、米氏凯伦藻,且均为有毒藻种。截至6月14日,赤潮仍在持续中,此次赤潮范围之大仅次于1998年。
近年来,中国海洋赤潮频发,危害加剧。海洋专家分析,这与陆源污染加剧直接相关。
2004年5月份全国海域发现赤潮34起,其中黄渤海3起,东海31起,累计超过1万平方公里。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近年来中国海洋赤潮频发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以及大量剧烈的农业开发活动有关。不断加重的污染、水土流失使赤潮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强。
目前中国农业耕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而据有关专家分析,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仅为30%,70%都将随着 水土流失最终到达河流和海洋,对海洋造成污染。而海洋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如果海洋养殖不能科学布局,也会成为赤潮发生的温床。
每年4月到10月是赤潮多发期。为做好全国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海洋局征加大赤潮监控力度,加强陆源污染监测,实施应急防范措施,加强赤潮灾害防治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性研究。并规范赤潮信息发布行为,防止引发社会动荡和公众的不安。
海洋赤潮主要会对水产养殖和捕捞业造成较大损失。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消除大规模赤潮的爆发。目前,国家海洋局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开展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
资料2:
天津斩断污染源的十把利刃
为彻底治理污染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前,天津市出台了10条严治污染企业的措施。据了解,这10条措施的出台是天津市开展治理污染企业行动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这10条措施是:一、对清理出的死灰复燃的小冶炼、小炼油等“十五小”企业,一律取缔,采取拆除设备、断水断电的强制措施,对有工商执照的,要吊销执照,防止死灰复燃。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企业一律关门,生产设备就地销毁,严禁向其它地区转移。三、对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项目必须立即停产,拆除生产设备,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五、对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有偷排偷放违法行为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六、目前已经停产的企业,未经市环保部门验收,一律不得开工生产。七、拒不执行停产决定的企业,一律由区政府采取综合措施强制执行。八、对治理达标无望的,一律关闭。九、企业建设过程中需同时修建和完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解决污水排放出路问题。十、对环保审批、验收和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健全,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要采取严格的日常监管措施,确定稳定达标。
资料3:
别让海洋成了垃圾桶
海洋的污染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都对沿海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值、含盐量、透明度、生物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
2000年底,渤海沧州海域发生严重渔业污染,涉及海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资源损失2亿元。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现在大黄鱼已基本绝迹,鳗鱼苗也要隔3—5年才能形成一次汛期。南海是我国最大的鱼类产区,但近年来,南海的六大渔汛已相继消失。
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石油污染等几个方面。
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等工厂所排出的污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汞、镉、铜、铅等重金属。中国的许多火电厂还是以燃煤为主,大量排出二氧化硫。这些都对海洋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来源,农药主要包括含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等,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河流及大气的搬运最终进入海洋,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鱼、贝类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产力,导致海洋生态失调,还能通过鱼、贝类等海产品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沿海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含氮、磷的营养物可引起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有机物的分解也需要大量氧气,海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会使鱼、贝类等生物大量死亡。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还会引起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赤潮。
石油产品也对海洋造成了污染。据统计,每年经由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的石油烃达600万吨左右。大规模的油污染导致大量生物因缺氧而死亡。虽然海洋油污染在短期内对成鱼并不产生明显的危害,可是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幼鱼和鱼卵,使其死亡。
预防海洋污染,首先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据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介绍,我国所有新开的电厂都必须要有脱硫装置,在所有电厂的排放口加装在线自动监测仪器,并实行排污收费。同时,对脱硫的电厂上网电价实行优惠,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为了支持资源的循环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法》也正在酝酿中。
另一方面,要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其中,用生物方法处理效果不错。目前,研究人员已经从自然环境中,通过驯化培养等技术,分离到降解污染物能力很强的微生物菌株,在实验室中经过诱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些菌株的降解能力。
美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他们通过酶打开污染物质中更复杂的化学链,将其从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或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这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工业废水、湖泊、河流、景观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人们也可利用不同生物的吸收、摄食、固定、分解等功能来达到生物净化的目的。例如,我国在有机物聚集较多的内湾或浅海,有选择地养殖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紫菜、江蓠等大型经济海藻,既净化水体,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