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初秋,将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在时隔9年之后,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再次在万众瞩目的目光中胜利召开。人们依然记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科技的春天”光顾改革开放之初的神州大地;1995年全市科技大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口号开始深入人心;
今天,一份近万字的《关于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表达了青岛进入新世纪后发展高新产业最坚定的决心,成为全市上下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最豪迈的宣言!
解读这份《意见》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提法令人振奋,颇有解读一二的必要。
关键词一:区域创新体系
基本概念:“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等多个方面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与互动。要遵循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机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创新主体要素培育和优势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提升本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用5至10年时间,基本建成特色突出、功能完善、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具科技创新活力的特色区域之一。”
记者点评:自从今年年初两会召开以来,区域创新体系就成了见报率颇高的一个名词。5月,国家科技部在青专门召开会议,确立海尔、海信集团正式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这标志着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正式进入国家级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其实,区域创新体系包括内容不外乎三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体系,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着眼于提高城市的原始创新能力。在这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主力军,目前我市通过共建等方式已建立2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今后一个时期还将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医药、石油化工等重点领域建设5至8家科学研究开发中心。
技术创新体系自不必说,除了支持海尔、海信建设国际一流研发中心以外,凡海内外大企业在青设立的研发机构,经认定均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和众多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开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是当务之急。我市预计用3至5年时间,建设6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支持5家进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列。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完善以“五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平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平台、科技产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用3至5年时间,重点建设80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
关键词二:特色科技产业
基本概念:“鼓励引导区市根据自身优势,突出发展科技特色,依靠科技调整优化区市产业结构,为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支撑。以抓特色龙头企业、特色乡镇、特色园区、特色载体为重点,促进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记者点评:今年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区市科技工作年”。如何切实加强区市科技工作,不断提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市科技局对此进行了周密计划和详细安排。目前各区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条件,已经呈现出产业百花齐放、领域错位经营的良好开端。比如市南的软件产业,全市70%以上软件企业集中在这个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楼一区”的园区格局。今年,位于宁夏路上的核心园区一部分将正式投入使用,区内扶持企业中天信息公司近日将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再比如市北的科技孵化器和IT市场,四方和李沧的民营科企,城阳的新材料产业,莱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区的制造业信息化和电子信息产业,胶南的海洋生物产业等,均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据了解,今后市科技局将继续支持区市结合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依托特色龙头企业建立开放的特色技术公共开发和服务中心,以此来丰富和完善全市区域创新体系,为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关键词三:科技将才“110”工程
基本概念:“用5至10年时间,扶持、培养100名在国内乃至国际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高新技术创业带头人;培养和造就10个对重大科学问题、应用技术问题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团队。”
记者点评:全市人才大会召开后,对人才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事业要发展,同样离不开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不但自身能力突出,更能带领科研人员拿课题、搞项目、出业绩的领军人物。“110”工程的出台,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一方面要加快人才引进,但同时更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人尽其才的新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让人才发挥出最大作用。市科技局基础科研处最近会同市有关部门,通过推荐、申报和专家评审的方式,初步拟定在全市圈定10个科技将才人选和一个科研团队人选,据说场面非常火爆,这说明全社会对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的关注,需求非常旺盛。希望“110工程”能够坚持不懈,成为我市促进人才成长的“样板”工程。本报记者
张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