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教育厅首次公布了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86.4%的初次就业率、0.98%的待就业率、35.61%的灵活就业率……一串串小数字,究竟说明了什么?它们是怎么统计出来?就业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昨日(9月17日)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
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逐一进行了答疑。
“初次就业率”关系高校发展
所谓“初次就业率”,指的是截至9月1日,毕业生完全离校时,把“已就业人数”除以“参加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其中,“已就业人数”包括已经找到工作单位(不论其单位性质)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专科升为本科的毕业生。而传统意义的总体就业率,即俗称的就业率,则指每年的12月底,把当年的“已就业人数”除以“参加就业人数”计算得出。两次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一致,只是截取的时间段不一。
今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除了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即“到今年9月1日毕业生完全离校时止,力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70%”的目标以外,还希望通过初次就业率的公布促进各高校进一步加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和跟踪,确保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省教育厅今年出台新规定
从今年开始,省教育厅有如下规定:对连续3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初次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且低于70%的专业,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中,减少招生数量,并给予亮黄牌警告,在全省高校范围内通报(其中有一年升学深造率或出国比率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专业除外)。
“初次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专业,停招生1年(如果连续3年“初次就业率”都超过70%的专业,或其中有一年升学深造率或出国比率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专业除外;对全省学科建设有结构性意义的基础学科专业除外)。
一些家长在研究前日公布的2004年广东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后,发现部分名校如中大、暨大的就业率还要低于一些普通院校,部分学校的本科就业率也低于该校专科就业率,感到十分困惑。“由于各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一样,就业率的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地域流向、专业特点等。就业率只考察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不是就业质量。”该负责人解释。
他介绍,在名校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希望出国深造或继续升学,他们并不急于找工作,有可能致使该校的初次就业率比一般院校的要低,但这样的情况并不能反映在“初次就业率”的数字上,因此,今年广东还首次公布了“待就业率”和“灵活就业率”两个衡量指标。
每百名毕业生不足1人就业困难
所谓“待就业率”,是指有就业愿望但还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占总体毕业生的人数比;而“灵活就业率”则指有落实单位,有薪酬的正当劳动,但或许工作并不固定的毕业生占总体毕业生的人数比。今年广东省毕业生“待就业率”仅为0.98%,“灵活就业率”为35.61%,也就是说,今年广东省高校每100名毕业生中只有不足1人有就业困难。
这位负责人表示,“初次就业率”、“总体就业率”只是重要参考要素,但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惟一指标,考生和家长要理性看待就业率,而不应单纯迷信就业率。
中大党委副书记陈伟林点评:
就业率≠就业质量
为什么同一所学校里本科就业率会低于专科就业率?是不是名校的教学质量出现滑波?昨日,中大主管学生就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陈伟林就“新出炉”的全省高校初次就业率统计情况作出回应。
“就业率是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反映,不能完全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陈伟林解释,“在国外,就业质量主要是针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进行统计,比较能反映就业的层次。因而,就业率并非反映就业状况和质量的惟一指标。”
陈伟林解释,由于往往名校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认可,他们有相当一批名校学生期望值很高,并不轻易就业,结果造成就业人数下降。其实他们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一旦这部分学生“成交”,他们往往流向高薪酬的工作岗位,说明他们的就业质量很高。有的学生甚至挂起了“暂缓就业”的“免战牌”。
陈伟林还说,从今年初次就业率表上来看,不少综合性大学的要比某些专科院校低,这主要是因为综合性大学的暂缓就业人数比重较大。他举例说,中大办理了暂缓就业在7月初离校后不参加就业拟考研及出国的人数达272人,占未就业人数的48%;拟参加司法考试的有62名,占未就业人数的11%;拟参加下半年度公务员考试的有110名,占未就业人数的20%.像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于广东其他综合性高校中,他们并非没有就业能力或有就业困难,只是暂时没有就业愿望。
“至于同一所学校,专科就业率反而比本科就业率高,那是因为专科的要就业人数比较少,学生期望值相对较低,因而专科的就业率会相对高一些。”陈伟林认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不同的选择,在一些名校里,部分学生当发现该工作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候,会存在“宁当凤尾、不当鸡头”的心理,因而放弃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招收分数线很高的热门专业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因此说明,这些专业办学质量一定很差。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