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俄罗斯人开始怀念“克格勃”强大的时候,图为市民向“克格勃”创始人的雕像献花
情报部门接连失误
8月下旬以来,俄罗斯
先后发生了两架客机同时坠毁、莫斯科“里加”地铁站自杀爆炸、别斯兰第一中学人质事件等恐怖事件,造成448人死亡、600余人受伤。
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俄民众对联邦安全总局的不满进一步加深。他们纷纷质问:难道联邦安全总局事先一点线索也不知道?当国家最需要情报的时候,那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克格勃”干什么去了?
一些媒体也忍耐不住,纷纷站出来批评联邦安全总局在反恐中的失误。有媒体报道说,8月30日曾有人向联邦安全总局提供情报,说有人准备在莫斯科进行恐怖活动。但联邦安全总局获得消息后,并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最终导致“里加”地铁站恐怖事件的发生。
“克格勃”有过辉煌的历史
“克格勃”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缩写,该机构的历史可追溯到1917年12月。当时,为了保卫新兴的苏维埃政权,捷尔任斯基等人成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在此后长达70余年的时间里,该机构曾多次改名换姓,最终以“克格勃”的名字走进了历史。
二战期间,以佐尔格为代表的“克格勃”特工打入敌人心脏,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提供了过硬的情报。冷战时期,“克格勃”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等西方情报机构展开殊死较量,从而确立了在世界情报领域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国内,“克格勃”一直具有凌驾于苏联国家机关之上的特权,因此,就连苏联党政军领导人也惧怕它几分。俄罗斯特工一提到前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就留恋地说,“克格勃”曾遍布全球,呼风唤雨,可以随时掌握世界的脉搏。那时候,能当一名“克格勃”真是让人打心眼儿里高兴!
反间谍有功,反恐怖战绩不佳
1991年8月参与策划“8·19事件”时,“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做梦也想不到,这个拥有近30个总局、局和独立处,有48万工作人员的庞大机构有朝一日会分崩离析。随着苏联的解体,“克格勃”也被肢解了:负责对外情报侦察的第1总局改称对外情报总局;负责密码通信、破译及无线电技术侦察的第8、16总局合并为联邦政府通信与信息署;负责国境警卫的边防军总司令部被改编为联邦边防总局;担负国家领导人警卫任务的第9局经多次调整,合并改称联邦警卫总局;而联邦安全总局则继承了“克格勃”的衣钵,留在莫斯科市中心卢比扬卡广场“克格勃”总部大楼里,所以联邦安全总局也被人们称为“克格勃”。
1998年7月25日,叶利钦签署命令,任命普京为联邦安全总局局长。据说,普京走马上任那天,一进“克格勃”大楼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家了。”普京担任“克格勃”掌门人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其间,他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下属的尊敬。为表示同车臣恐怖分子势不两立的决心,普京曾表示:“哪里有匪徒,我们就打到哪儿。如果在茅房里抓到匪徒,就把他塞进粪坑里浸死。”
近年来,联邦安全总局在反间谍方面也耗费了大量心血。据报道,2001年该局发现了130名外国特工的活动,并当场抓获10名外国间谍。2002年该局共破获4起间谍案件,当场抓获4名外国特工。2003年该局抓获了37名外国间谍。但同反恐战场上的接连失利相比,这些战果就逊色多了。5年来,虽然联邦安全总局百般努力,就是抓不到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等车臣匪首。不仅如此,匪首们还多次钻了联邦安全总局的空子,在俄境内制造了23起重大恐怖事件,导致1239人死亡。
“克格勃”为何风光不再
面对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恐怖活动,联邦安全总局“眼不明、耳不聪”的问题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许多俄罗斯人不禁要问:当年“克格勃”到国外搞暗杀,也就像碾死一只蟑螂那样容易。如今在自家门口儿,“克格勃”却要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巴萨耶夫这条剩下一条腿的恶狼。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一是统一的情报体系遭到破坏。目前,俄罗斯形成了联邦安全总局对内、对外情报总局对外的情报搜集体制。这两个部门互不隶属,局长都可以直接向总统汇报情况。这种体制显然不如“克格勃”的情报运转体制。俄罗斯前高级情报官员列卡列夫认为:“除非我们能建立一个谍报网来收集情报,否则我们无法在与恐怖主义的斗争中获胜。而从最近发生的事件来看,这种谍报网并不存在。”
二是没有及时调整侦察重点。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三股势力”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在新的挑战面前,俄情报部门未能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因此在反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莫斯科“卡纳基中心”车臣问题专家马拉申科指出,“联邦安全总局仍在按照苏联时期的体系运作,它无法应对这种规模的恐怖活动……他们的人手和经验都不足”。
三是大批精英离开了“克格勃”。由于情报部门的改组和裁员,近年来大批有经验的“克格勃”官员下海经商。他们或利用特长创办保安公司,或为本国或西方财团效力,公开搜集俄有关情报。苏联解体后,一些隐藏多年的“克格勃”间谍在国外纷纷落网,也使俄情报部门元气大伤。目前,联邦安全总局收入少、待遇低、风险大,已无法像昔日那样吸引优秀人才,俄特工人员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
四是无法恢复群众情报网络。苏联时期,“克格勃”依靠苏共的基层组织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情报网络。一有风吹草动,各地情报员就会将情况汇报给“克格勃”。现在,联邦安全总局已很难调动这股群众力量。在北高加索地区,部分民众甚至还向恐怖分子通风报信。
普京对现行情报系统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他一直酝酿改革,以重振“克格勃”昔日的雄风。去年3月和今年7月,普京都对情报部门动过小手术。据透露,俄高层还酝酿组建一个超级机构,未来该机构的名字可能被称为“内务与安全部”。此外,俄各地还准备在企业和街道成立“公民治安队”,以加强对可疑人员的监视。(顾小清)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