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岂能“嫌贫爱富”
■向东流
青岛新闻网转载了9月11日《沈阳晚报》的一则消息:沈阳一位贫困学生“洋洋”的妈妈省下自己的40元药钱买了鲜花,让孩子送给班主任宁老师。9月9日学生给老师献礼时,这位老师收下了别的孩子的礼物,当“洋洋”给老师鞠了
个躬:“祝老师节日快乐,您辛苦了!”并把鲜花献上时,宁老师却拒收,洋洋再次送上,宁老师抓过鲜花摔到了地上。
学生送给老师的鲜花不似别的礼物值钱,但却是纯洁的,没有铜臭气,发散着师德的芳香,是学生对师德的赞美。但这位老师却把这最可宝贵的鲜花摔到了地上,也摔掉了师德。关于教师有个说法,叫“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的高尚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一点就是在师生关系上,不以钱财取人,而是对每一个学生要同样有爱心,包括对贫困的学生。《青岛晚报》就曾经报道过一位高中班主任,她每年都拿出一部分钱资助一个特困生,但是为了不给这位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她要求这位贫困生的家长对孩子保密,直到高考前夕,这位学生才知道老师资助了他3年。这样的老师,才真正配得上“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被“物化”了。教育界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纯洁的师生关系被污染。像沈阳的这位老师这样,如此露骨地表现出“嫌贫爱富”的人虽属个别,但是,“嫌贫爱富”、“以钱取生”的教师却并非只此一个。
胡锦涛同志在教师节期间考察北京教育工作时强调,要把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作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困难家庭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笔者认为,作为学校和老师,还应该让贫困学生在学校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照,而不是受到歧视。这样,他们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
胡锦涛同志9月10日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在强调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的同时,还强调了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界这些年为纯洁师德作了不少努力,如有的学校在教师节前夕特意忠告学生家长,不要给老师送礼物,还有的学校提倡学生自制贺卡等简单的礼物向老师表示心意,这些都是可贵的。但是,沈阳这条“老师摔花”的新闻说明,我们在师德建设方面还需要继续付出更大的努力。
特约编辑: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