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广州人重婚姻轻爱情吗?广州社情民意中心抛出的一份反映广州市民10多年来价值观变化的报告,经本报报道后,不少读者拨通本报热线电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趣的是关于男性与女性所持的态度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几乎所有女性市民都认为,重婚姻轻爱情是对广州人价值观的误解,而大部分男读者认为,广州人
的确不那么浪漫,爱情远没有面包那么重要。
调查难概括老广价值观
读者景先生表示,广州社情民意中心的调查虽然涉猎了18—60岁的人群,但是,在这一群体中,又是以哪个年龄层次的人为主?他们各占的比例是多少?是否能真实反映广州市民的价值观及变化?这些都应该进一步细分,否则,就不能反映主流民意。
从小出生在广州的王小姐也表示,调查结果称广州人心目中对爱情的重要性的认同越来越低,她不禁怀疑调查的500户对象中,是否都集中在结了婚的人群。
律师陈先生指出,对于社会责任感在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比较低,他表示不能接受。“是不是整天把社会责任感挂在嘴上就是有社会责任?如何衡量社会责任?这都要再细化指标。”
结论惹恼女性市民
“调查是好的,但是结论似乎有些可笑!”读者杨小姐认为,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广州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作为社会的主流人群,他们对爱情的重视是越来越高的,要不,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宁愿选择同居而非结婚呢?
“没有爱情,谈什么婚姻、谈什么家庭?那样的家庭和睦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家已10多年的罗女士对调查认为广州人不重爱情的价值观结论更是直言心中的不快。
年过60岁的李阿姨认为,婚姻里面爱情是必须的,因为有爱情大家才可以有商有量,和和美美,日子才可以过下去。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但是,让她选择的话,仍然是爱情重于婚姻。
男性认同婚姻更重要
与女性读者普遍质疑“广州人重婚姻家庭不重爱情”这一价值观的结论不同,记者留意到,参与谈论的男性读者倒是认为:调查报告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广州人的价值观。
读者景先生是一位媒体从业者,他认为,广州人对爱情重要性的认同度的排位越来越低,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广州的现实情况。
景先生表示,与上海等城市不同,广州市民更现实,或者说心态更加平和、开放,对爱情的浪漫、憧憬不那么高,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一批广州人,他们的收入高,但是受教育程度不那么高,对爱情的重要性可能就不那么认同。
刘先生今年已经40岁,是广州本地人。他也赞同广州人不那么看重爱情。他觉得,广州人观念比较开放,一部分人中存在着包二奶现象。对于这部分广州人,通过婚外情等其他关系,他们可以得到人的生理上的满足,而对于爱情,却想得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广州人一方面重视家庭和睦,另一方面也不是那么认同爱情价更高。
用爱情做调查指标欠严谨
专家指出广州人价值观调查体系的设置存在明显缺陷
看了广州社情民意中心的调查后,中山大学社会系社会心理学教授李伟民表示,该项调查基本上可以成立,但问卷的个别指标存在明显缺陷。
李教授表示,广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能够连续14年开展这项调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也很有意义。如调查发现“身体健康”一直排在最前,这说明如今个人对生命非常重视,这是一种较为现代的观念,而传统上人们总会将家庭放在首位。
同时,李教授认为调查问卷中的十项指标能够部分体现个人价值观,但认为这只是人们价值观的一部分,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还是缺乏严谨、完整的思路和框架,个别指标存在明显缺陷。李教授表示,虽然指标都包括了人们生活中几个最重要的方面,如婚姻、家庭、事业、国家等,但这些指标较为零乱,彼此缺乏内在联系。
另外,部分指标界定不清晰,如“婚姻”、“爱情”等给人感觉较为模糊,似乎测量的是人们是否相信爱情婚姻,而不是人们重视与否。同样,个别指标表达不够准确,如国外相关调查中对“金钱”的表述更多用的是“财富”。
专家评卷
身体健康与家庭和睦无可比性
站在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李教授称,他对诸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排列在前能够接受和相信,认为这能够反映出普通市民的价值观。
但他对几个地方有所怀疑,首先,李教授认为个人身体健康与家庭和睦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不能够进行比较,这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
人们没理由忽略爱情
对于“爱情”、“社会责任”排序较后,李教授表示这不一定与社会实际相符。因为在人们的生活中,诸如爱情、亲情等的情感性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婚姻、家庭甚至事业的支撑。没理由人们这么重视家庭婚姻,反倒忽略爱情。
李教授指出,首先,在调查指标中没有对“婚姻”进行界定,调查的结果可以理解为人们重视的是婚姻外在形式,而不一定是婚姻的内涵。“爱情”
这个指标也没有具体指明。当然,“爱情”排序较后可能是由于社会变化快,导致人们对爱情虽然渴望高,但实际中却缺乏信心。
其次,应该将“婚姻”和“爱情”放到婚恋观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或是将爱情、婚姻、家庭进行综合分析,或是把爱情放到追求类的指标中进行比较,如将个人的事业追求、爱情追求、生活追求等进行比较。
社会责任与身体健康难比较
李教授认为,“社会责任”是与个人“身体健康”等价值观不同类的一种观点或态度,将两者进行比较是不适宜的。另外,无论是婚姻爱情还是社会责任,都只能算是态度,是一种基本的倾向,具有可变性。而价值观是对一些观念、态度重视与否的看法,是相对稳定的。但这次调查中将一些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排序比较,使得调查结果存在差异,缺乏说服力。
责任感与家庭幸福没有冲突
“没有爱情只有家庭和睦是自欺欺人”
“我从没觉得广州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我从来也没有觉得广州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我们知道,广州是媒体之都。为什么全中国最好的报纸和杂志都在广州?不是说媒体从业者多厉害,重要的是广州提供了这样的土壤。
都说广州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那么市场是什么?就是民意;消费者或者一个消费公民,他有充分的权利意识和选择权,而媒体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产品,是那些每天翻开报纸的人们决定着它的命运。为什么要读报纸?我读报纸,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知道市长在做什么,他和他的团队在做什么,当然和我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社会责任是一个长期被误读的词语,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如何崇高伟大,全是铁血悲歌的场面。这是在革命话语中的社会责任,那么和平年代,卑微个人需要去承担这样巨大的责任吗?社会责任返还到了日常经验之中,变得更加丰富和细小,这样平常的善就是生活,让生命看起来“有点鲜艳有点脏”,这是真实的、积极的而且是有效的。
责任的实现包括行动,也包括一种注意力的发生,就是我们说的关注度。为什么要关注?不是说我多么的大公无私,恰恰这是有私心的,这私心就是保持个人生命的尊严。尊严是在各种权利中体现的,比如迁徙、言论、选择甚至沉默的权利。如果有一个人突然被打死,我们会心痛,然后愤怒,那是因为所有人的生命权遭到了羞辱,物伤其类呀。这样的责任和你把自己的家装修得漂漂亮亮的道理是一样的,那这样的责任感和你的家庭幸福有什么冲突呢?
我不清楚这个调查结论,和睦与爱情怎么会有冲突,两人朝夕相处,没有爱情,但并不影响他们是和睦的,但这样的和睦是自欺欺人的。这个不太适合拿来探讨,人的教养、处境各不相同。
发言人:张念作家、社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