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经济学家表示,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成效的显现,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有所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但多数专家认为,我国消费至少在今年还难有大的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资金处处长赵春萍介绍,消费需求增长较为缓慢是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1998至2003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
名义增长分别为6.8%、6.8%、9.7%、10.1%、11.8%和9.1%,远远低于“七五”的14%和“八五”的23.2%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呈现逐月加快的走势,前7个月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8%、9.2%、11.1%、13.2%、17.8%、13.9%和13.2%,今年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8亿元,同比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增幅较2003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特别是5月份零售额增长高达17.8%,增速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名义增长来看,居民消费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步上升的增长态势。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下,消费需求继续处于平稳上行的通道。据统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9.7%,由于“投资的降温,消费的升温,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提高了4%”。
但是,对今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还应该具体分析。从一季度的情况看,消费实际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30.6亿元,比去年一季度增长10.7%,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速度为9.2%。而在去年的第一季度,我国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达到9.5%。赵春萍认为消费实际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我国今年物价水平较高造成的。今年7月份,我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5.3%,其中农村更是上涨了5.9%。
统计数字说明,我国今年消费额的扭转主要是出现在第二季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二季度,我国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二季度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速度为11.2%,远高于去年同期7.3%的增长速度。但这其中还应考虑到去年第二季度出现了“非典”问题。赵春萍认为,如果扣除“非典”因素的影响,二季度我国消费的增长速度也不会“明显高于”去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告诉记者,我国消费出现大的增长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居民收入的明显增加,其次是人们对未来存在良好预期,最后是消费品的技术或结构出现较大进步。如果用这三个标准衡量我国当前的消费现状,我们就会发现,至少在今年,我国的消费市场还难有大的改观。
从收入方面看,统计显示,我国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在加快。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但是,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综合处处长施发启并不认为居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还只有1345元,增长部分也只能进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对消费市场的拉动力量有限。
从预期方面看,邱晓华曾公开表示,我国在宏观调控中出现了短期流动资金控制相对偏紧、资金紧张的问题,这虽然相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一些企业已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给“相当一部分企业正常流动资金的需求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二季度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1.45,比一季度下降了7.39。
从消费品方面看,汽车市场近期的变化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首先是车价不停地下降影响了人们的预期,产生了“杀跌”心理。其次,车贷新政策出台提高了私人购车的贷款额度。此外,虽然从明年起我国将最终对国外放开汽车市场,但是将实行的备案制度将从其它方面对汽车进口带来限制。(方烨)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