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的历史像一出现实主义戏剧,常常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强烈的起伏和残酷的意味。若非亲历历史,又有谁能够想到,曾经在全国纺织行业名列前茅、与上海天津同享“上青天”美誉的青岛纺织,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低迷期,其改革脱困之难难于上青天?
&
nbsp; 1990年和1991年,青岛纺织首次出现连续两年全行业亏损,此后进入了漫长的寒冰期,尤其在1997年,青岛纺织企业亏损额占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总额的30%,亏损纺织企业负债占全市亏损企业总负债的35.7%。
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青岛纺织也没停下过前行的脚步,而是直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坚韧不拔地进行改革、调整,矢志不移地实施科技兴纺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振兴之路。
十年“瘦身”路
青岛纺织为何改革调整难度大、脱困发展步伐慢?人员和债务负担过于沉重,是其主要原因。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市国有大中型纺织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80%。1997年,纺织系统下岗职工一度占到全市亏损企业下岗职工总数的35%。下岗职工的安置补偿费和退休退养人员的巨额支出,更使负债累累的青岛纺织雪上加霜。
人员和债务两项重负,如同巨石压背,令青岛纺织举步维艰。
青岛纺织总公司董事长王磊说,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和业内人士就看到了青岛纺织走出困境的关键路径,那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但是,在巨石压背、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再明晰的路径也会像天梯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青岛纺织十多年的改革调整,才始终扣准一条主线,那就是“瘦身”———消减沉重的人员和债务负担。
青岛纺织“瘦身”,是从压锭,即压缩四大类国家明令淘汰的棉纺纱锭切入的。早在1992年,青岛纺织总公司就从“自救振兴”的思路出发,把压锭作为改革调整的突破口。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纺织总公司压锭5.6万枚。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纺织压锭调整大潮中,青岛纺织又积极响应号召,共压减纺锭20多万枚,其中,纺织总公司压锭11.93万枚。压锭产生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大规模裁员。从1992年到2003年,青岛10万“纺织大军”缩减为近4万人。
王磊十分感慨地说,压锭尽管带来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大量职工需要分流安置等难题,可青岛纺织日后的发展证明,壮士断腕般的纺织压锭,确乎是最现实的选择。因为只有压缩旧有棉纺纱锭的规模,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负担;才能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才有条件对企业进行改组、改制,大刀阔斧地关停、租赁、破产、兼并、重组,使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摆脱出来。
压锭减员,“减”掉的大量职工向何处去?而今,人们可以在历史的回望中发现,十多年来,从市委、市政府到企业,到下岗职工,都在青岛纺织的大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安置下岗职工;纺织系统各企业团结互助,共渡难关,携手做好减员后的稳定工作;下岗职工对纺织改革表现出令人感佩的理解,默默地作出巨大牺牲。正是这三方形成的合力,推动青岛纺织的“瘦身”之路稳健延伸。
十年“瘦身”———最大限度地消减人员和债务负担,使青岛纺织得以轻身上阵,去解决阻碍它在市场经济中前行的最大障碍———企业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消费结构日益优化之间的矛盾。
一句新口号
1997年,纺织总公司提出了一句新口号:科技兴纺。七年的时间过去,这句口号并没有像其它许多口号一样,悄然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相反地,由于找准了自身沉疴的主要症结,由于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足够充分,“科技兴纺”这句口号,实际上成为青岛纺织最为正确的战略选择。
曾经辉煌一时的青岛纺织,为什么会在转轨时期走向黯淡?关键原因是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什么缺乏市场竞争力?因为几十年低水平重复建设,几十年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形成产品结构性过剩与消费结构优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难以拆解的死结,造成青岛纺织与市场严重脱节。那么,怎样才能解开这个死结?纺织总公司采取的办法就是科技兴纺。
王磊告诉记者,即使是今天,纺织总公司囿于资金原因,仍有一部分落后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其实20年以前就该淘汰了。可以想见,用这样的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必然无法与市场上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竞争,无法适应消费结构优化的步伐,从而造成了产品结构性过剩。而这种产品结构性过剩,反过来又阻碍了青岛纺织的改革调整,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能自拔。
为了走出这个怪圈,青岛纺织在1997年提出“科技兴纺”的口号,力图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纺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含量,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科技兴纺战略的核心,是运用高新技术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而为了掌握高新技术,纺织总公司一方面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博采众长;一方面在纺织系统内部建立选贤任能、英才辈出的人才机制。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王磊和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多次考察中发现,韩国和日本纺织企业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产品专、精、深加工程度高,创新性强,企业规模小但机制灵活。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这些企业大都屹立不倒,正是其突出特点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不断跟踪接触,纺织总公司成功地从韩国和日本引入一个又一个项目。随着项目的引进,随着合资公司的运营,一系列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相继被开发出来;韩、日企业的成功经验,也不断地被吸收过来。
在引进项目和外资的同时,纺织总公司还大张旗鼓地“引智”———引进国外智力。十多年来,纺织总公司共有15个项目列入国家引智计划,引进国外专家百余人,先后组织六批工程技术人员赴国外培训。通过引进项目、引资、引智等“引进来”战略的实施,青岛纺织引进了前景广阔的产品,引进了全新的国内外市场,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
当然,科技兴纺战略的成功实施,不能仅靠“引进来”、借外力。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蓄积绵长深厚的内劲,是纺织总公司的另一重大举措。每年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作者、科技成果与晋升评聘挂钩———这些激励措施,不仅大大扭转了人才流失状况,而且使一大批技术精英涌现出来。在他们当中,有在开发新产品、提高织机效率方面贡献突出的硕士研究生赵晓霞;有屡创科技新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总工程师鞠彦军;有带领技术人员昼夜攻关、使企业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真蜡仿印花厂家的孙耀琪……
大张旗鼓地“引进来”,使青岛纺织得以与国外先进技术全方位“接轨”;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选贤任能,则使青岛纺织的改革、调整与发展,具备了至关重要的内生力。里应外合的两股力量,推动着青岛纺织的科技兴纺战略艰难却顺利地向前推进。
融入大潮流
业内人士指出,时下纺织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了对劳动力成本和纺织品数量的单纯性依赖,而将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放在进一步提高纺织科技水平,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世界纺织行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充分印证了青岛纺织科技兴纺战略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王磊向记者介绍,当今的纺织行业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融汇了纤维、产品、管理、贸易、艺术、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科学要素,就衣着用纺织品而言,其在服用性、功能性、环保性和艺术性上,都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纺织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及信息技术上的应用水平,决定着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而科技兴纺战略的稳步实施,使青岛纺织这些年来无论是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基本跟上了世界纺织行业的发展潮流。
人们看到,在一批勤于钻研、拼搏进取的技术精英带动下,纺织总公司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去年,纺织总公司六棉、华金、丰衣、凤凰、海联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分别达到45%、42%、66%、98%和100%;齐意、产业、韩一、七彩等一批小、精、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目前,纺织总公司各企业开发的天丝、甲壳素、天然彩棉纤维等新产品,都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且大量出口到欧美、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国际纺织品市场在新时期呈现的显著特点之一。近年来,纺织总公司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将信息化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例如,中大集团应用ERP系统监控生产全过程,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降低成本、加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纺联集团六棉公司推广使用产供销管理软件,逐步实现零库存的柔性生产链;凤凰印染公司采用自动设计系统对面料、款式和穿着环境进行三维模拟,大大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1997年,青岛纺织提出“科技兴纺”的口号,那时候,纺织总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值率,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尴尬局面。到今年上半年,纺织总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值率历史性地达到36%。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使青岛纺织的市场竞争力随之大为增强,连续亏损的惨淡局面逐步扭转。今年上半年,纺织总公司所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销售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11.83%。
科技兴纺,增强了青岛纺织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反过来又推动其改革调整步入纵深地带。今年上半年,纺织总公司完成了一棉东方电子公司的整体改制。纺织机械器材公司、海丽花边织带公司、盛锡福公司、华金蓝天公司等企业的改制,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外,纺织总公司还加大了对困难企业的调整力度,积极争取把长江实业公司等11户企业的土地,纳入市政府土地进储备的“快速通道”,以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和困难企业解困发展。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通过千方百计减轻人员与债务负担,通过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纺道路,青岛纺织终于在问题千头万绪、情况错综复杂的迷局中杀出一条血路,步步为营地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昂首融入世界纺织行业发展的大潮流。
本报记者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