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高考试卷分析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全国卷Ⅰ)体现了国家教育部深化高考
改革的指导思想,继承了2003年的改革方向。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
1试卷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
卷结构有一些调整:总题量由原来的41道小题减为39道小题,第Ⅰ卷35小题不变,第Ⅱ卷由6道减为4道。
3分学科试题分析
1)政治
政治部分试题如下:第24~35小题,第38小题,第39小题(5)、(6),共100分。
各小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第24小题,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不同的意识
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第25小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第26小题,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27小题,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第28小题,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第29小题,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30小题,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31小题,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第32小题,我
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33小题,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我国的对外政策。第34小题,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35小题,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第38小
题,三大产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国的对外政策。第39小题(5),国家宏观调
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39小题(6),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特点。
2)历史
历史部分试题如下:第12~23小题,第37小题,第39小题(1)、(2),共100分。
各小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第12小题,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第13小题,明清时期的农业。
第14小题,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第15小题,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萌发。第16小题,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第17小题,隋唐时期的文化。第18小题,夏朝的科学技术。第19
小题,宋朝时期的文化。第20小题,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第21小题,《北京条约》,俄国侵
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22小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23小题,
我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第37小题,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冷战后的国际形势。第39小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超 额完成。
3)地理
地理部分试题如下:第1~11小题,第36小题,第39小题(3)、(4),共100分。
各小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第1小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小题,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3小题,文化源地。第4小题,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第5小题,商业中心的
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第6小题,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第7、8小题,城市地域
功能分区,城市的合理规划。第9、10小题,地图,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1小题,区时的计算和应用,北京时间。第36小题,等高线和地形图,主要河流及水文
特征,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界的水循环,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第39小题,城 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二、高考命题走向
高考文科综合试题近几年给大家的整体印象是: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材料新颖,时代感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预计今后文科综合会坚持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延续高考试题具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稳中求进,稳中求改。
1政治部分
①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经济常识中的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体制;哲学部分的物质和意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机构,政党及政党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党的作风建设,外交政策等。
②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在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试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联系社会生活,设置新情景,提供新材料,凸现考生的应用能力。
2历史部分
①重视史实,突出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②加强对与社会热点、焦点相关问题的考查。历史知识是关于过去的知识,现实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一般不会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通过发展和联系的历史视角去折射现实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3地理部分
①凸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如:设计非常规式设问,考查综合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利用空间、时间的跨度设计中心问题,考查发散思维能力;隐藏关键信息,设计信息迁移情境,考查知识联系与灵活思维能力等。
②以时事类信息为载体,考查核心知识。学会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地理位置和时间判断,充分体现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
③突出对地理理性思维的考查。如:给出一份区域图,要求描述出图示的地理特性等。即要求大家运用地理理性思维,给出地理事物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有结论和特点发生的变化。
特约编辑: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