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年前的辛酸场景截然不同,这一次中国网站吆喝着吸引投资者目光的是“盈利”二字。不过,他们是想把自己卖出去,这和三年前相比没有多大变化
看起来,中国网站又开始叫卖自己了。
眼下最引人注目的一桩传闻是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雅虎要并购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就
在两个星期之前,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斥资7500万美元收购了卓越。
当然,这串名单还得加上:e龙——美国Inter
ActiveCorp以6000万美元收购了它的30%股权;携日本最大的网上商城Rakuten以1.09亿美元收购了它的21.61%股权;百度——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向它注资数千万美元……更早的还有雅虎以1.2亿美元收购香港3721,美国最大的个人电子商务网站Ebay通过二次注资收购易趣,全球著名出版集团贝塔斯曼收购榕树下的80%股权。中国人叫得出名字的互联网巨头差不多都在中国碰头了。
同时发生的是撤离数年的风险投资商悄然重返中国,尽管他们曾经被互联网烫伤过手。清科创业创资研究中心发布的《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中期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IT领域吸纳了中国获得的绝大部分风险投资,其中互联网以26.68%的投资额排在第二位。
不过,与四年前中国网站在烧完钞票却盈利渺茫的绝望中插上草标的辛酸场景截然不同;这—次,它们吸引投资者目光的东西是“盈利”两个大字。
372l、百度被收购的的时候都已经宣布盈利,即使是尚在亏损之中的卓越,利润也已隐约可见———是它拷贝的是国外已获成功的成熟模式,二是它在中国只剩下当当—个竞争对手。
在盈利触手可及甚至已经到手的形势下,中国网站为什么要重新选择几年前被迫走上的同一条路?
要么上市,要么卖掉
朱威廉现在是盛大副总裁,以前是榕树下的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宫。他曾经把榕树下建成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网络文学网站,在他30岁生日那天,榕树下全体员工送的礼物是一条红色的内裤,因为他曾经说过“就算只剩一条内裤也要把榕树下坚持下去”。但他最后还是把榕树下卖给了贝塔斯曼,理由是“网站不能因我而死”。
朱威廉的难处包括缺乏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的经验,但是最大的麻烦是资金捉襟见肘。在榕树下的四年里,他一直靠开广告公司来支撑着网站。
榕树下并非孤立的例子,资金是创业者普遍面对的一道坎。比如卓越网,风险投资商普遍认为其资金只够再撑一年。
“除了搜索引擎领域,对技术并非障碍的其他类型网站来说,在同一领域同一模式内,谁有钱谁就是老大,”一位风险投资商说。他的账算得很简单: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例,同一本书,如果甲要4天送到,乙只要2天,无疑乙会卖得好,“可是你可以用火车运,我却非得坐飞机,花的恐怕比赚的还多,除非卖的书足够摊薄运费。”
现在,中国的网站到了一个关键时候,寒冬过后幸存者模式基本清晰,流量与业务量都有了一定积累,如果能投入大量资金,就能实现规模效应获得持续盈利,“看得到的钱景。让大家都比较心急。”
“其实做网站只有两条路,上市或者卖给外国资本,”一位经营网站多年的人土说,“后—种更快,更现实。”
不过,卖给外资只是次优选择,大多数网站想得更多的是上市。当当和中国搜索网都表示,倘若上市不成,他们会再考虑私募、股权转让等其他方式。
但是并非所有的梦想都能轻易实现。正如当当网总裁俞渝所说,纳斯达克阴晴不定,这是“天算”,而资本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要求也让中国网站高涨的热情冷却下来。抛开大多数网站在盈亏线上苦苦挣扎不说,即便已经盈利的企业,纳斯达克也未必能理解与认同他们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
在美国,大部分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是由电子商务网站对自己享有所有权的产品进行交易,只有某些特定行业如航空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才会出现类似于网上产品展销会那样的形式。而阿里巴巴却是在网络上“圈了块地建了个自由市场”,招呼大家进场吆喝,寻找从飞机到袜子的任何东西。这种模式连某些风险投资商都难以理解,“行业规则和市场要求都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摆在一起卖,怎么保证有效管理?”他们说,“会不会是骗子的天堂?”
为上市梦想作出的努力却往往加大了卖掉的可能性。要想为外国资本市场所接受,常见的做法是先引进外资调整股权,名气越大越好,于是外国风险投资商大受欢迎。但风险投资商的身影频频闪现,也就为中国网站的纷纷出售埋下了伏笔:风险投资商的进入都是为了更好地退出,从中实现收益。从他们进入的那一天起,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注定了中国网站叫卖自己的命运,区别仅仅在于时间的长短。外国风险投资资金退出的期限通常在5年之内,更心急的中国创业投资资金通常只有一年。
换句话说,网站像孵鸡蛋一样孵出来,养大一些以后随即转手卖掉,然后再孵、再养、再卖掉。另一种更快的方式是直接卖鸡蛋,事实上中国的网站也干过。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拿一个概念、一个创意、一个想象之中的商业模式就能轻易融资上千万元。但是现在能说服投资者的只有现金流和净利润,或者是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于是,外国的成功模式被直接拷贝,目的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卖钱。
在上市与卖掉之外,就没有第三条道路吗?
当然还有。朱威廉说:“花更多精力,坚持更长时间。你在一步步走的时候对手可能在跨越,可是在跨越的过程中他也有可能倒下。”可是,盼望对手倒下的祈祷能否生效,这是一个令人生疑的问题,显然朱威廉自己也没有把握。
外资占了大便宜
花不多的钱,买一个不坏的公司,绕过很严的限制,进入一个很大的市场,顺便赚取了很多的眼球。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这些交易的概括,当然,他显然是站在外国资本的角度上进行概括的。
在摩根斯坦利的《中国互联网报告》中,这些方式被评价为“错综复杂”。表现之一是,亚马逊并非直接收购卓越网,而是收购了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卓越有限公司,再通过后者在中国的关联公司运营卓越网站。
之所以绕一个大弯,是因为立着政策这座山。在音像出版、零售尤其是涉及媒体内容制作等各方面,中国政府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尽管去年12月,中国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中最多可以占50%股权,但实际上审批的难度往往令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
即便有知难而进者,市场表现也是公认地让人失望。在本土网站迅速崛起的同时,雅虎中国寂寂无名,AOL和联想的FM365沦落到域名都被抢注,还有一些网站更是销声匿迹。
但这不代表着他们会放弃。这个目前已有8700多万网民、宽带普及率今年有望增长79%达到2500万户的市场,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在5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更诱人的是,正是因为政策的限制,重量级的竞争手也同样无法顺利进入。
无法硬闯,转而绕道。他们绕上的是一条驾轻就熟的路:并购。这不仅是外国资本在海外扩张时常用的手法,而且也将帮助他们绕开中国市场上的种种陷阱,比如渠道,比如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一个表现是,雅虎在收购372l后,凭借后者对市场的熟悉与在渠道上的优势,开始连连发力,市场节奏明显快了起来。
比雅虎的节奏改变更明显的是资本市场的反应。当年雅虎收购3721之后,股价逆市飘红,华尔街分析师评论说,“1.2亿美元两年后才全部付清,但此前上涨的股价已经足够买下一个3721”。
“外资占了个大便宜。”朱威廉说。
卖了以后怎么办
仍然没有被外国资本收购的中国网站开始以民族资本自居。中国搜索网首席执行官陈沛说:“我们稚嫩的肩膀过早扛起了民族产业的大旗。”
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的是风险投资商,“资本是中立的,它不分国界,只追逐并创造价值。”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令他们关心的是利润,是如此结合的资本能否创造比此前更大的价值。
“我不知道答案,”俞渝说,“要是我知道的话可能就会答应把当当卖给亚马逊了。”这位有着华尔街工作背景的纽约大学MBA在中国市场没有看到多少成功案例,她舍不得拿当当去冒险。当然,也有人猜测她是看准了行业发展势头,待价而沽。
在372l被收购之后,周鸿祎幸运地得到了对雅虎中国的控制权。“无论是风险投资还是外国资本,除了商业模式,最看重的就是人,”一位分析人士说,“只有人才了解本土市场并创造利润。”
朱威廉也选择了信任外来者。不过,他还是失去了对网站的所有控制权。“我只是一个小股东,对网站经营已经无能为力了。”
就算位子得以保留,继续拥有控制权,俞渝仍然无法放心。在她看来,在一个跨国公司中,海外公司与主流市场相比只是第二层,如果销售额上不去,更是只能沦为第二层中的底层,分公司能在整个公司中占据什么位置让她没有信心。韩国等地的计划书压在总部国际部的桌子上议而不决,甚至连议都不议,这是常见的景象。她举了一个例子,去年SARS爆发期间,当当在广东地区的书籍空运大受影响改走铁路,疫情过后就马上要和航空公司再谈价钱。“假如我们只是亚马逊的1/7,我唠叨广东的发货速度,总部会有谁听?”
但也有人指责俞渝“甘居人后”。“为什么就不想着把中国市场做到亚马逊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为什么就不想着做到这些全球最优秀的公司的CEO?”
互联网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梁春晓却没把这些争论看得太重。他说:“市场终究是市场,企业终归是企业,资本自己会作出回答,我们何必杞人忧天?”(见习记者
肖华 本报记者 吴传震)
责任编辑: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