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中学校园,不少学生已拥有手机。如果说大学生使用手机有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们也渐渐适应和理解的话,那么中学生使用手机有没有必要?它会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
&nbs
p;
在笔者的访谈中,一些家长说,给孩子配备手机是出于担心和无奈:一是孩子年龄小,从小就娇生惯养,自理自立能力差,怕孩子在外吃喝不好;二是学校周边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怕孩子遭到什么意外或危险;三是孩子长大了,主意也多了,怕孩子不按时上课、回家,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有了手机,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孩子安心,家长也放心。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不但让家长掌握了儿女的行踪,间接地起到人身安全保障作用,还是父母与子女沟通情感的桥梁。但也有一些家长担心:使用手机辐射较大,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是担心孩子用手机玩游戏,过多地与同学聊天、发短信,耗用学习时间,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最后影响到学习成绩。
在学校里,一些教师对学生使用手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虽然为孩子配备手机是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也是某些家长掌握子女行踪或与子女沟通的需要,但是对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该拥有什么、如何去利用并不是很知晓。何况使用手机会使中学生产生攀比心理和超常消费,手机中的垃圾短信和黄色笑话,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污染。有的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手机来电干扰教学秩序。有的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上课时玩手机游戏,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手机的使用,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许多消极影响。
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笔者以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担心和忧虑是阻止不了事物发展的,关键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发挥手机的积极功能,抑制不正当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人们常把它比作人生的花季,人生的春天,是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这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出现第二次高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器官发育成熟,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灵活性显著提高;同时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智力成分迅速增加,情感、意志、需要、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巨大发展,越来越成熟和稳定。这一切形成了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建立广泛友好的人际关系,因而特别注意自我形象、自我的认同。高科技产品手机,以其受众广、时效强、功能多、交互式等特点,对中学生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力,成了中学生获取知识、了解时事、查询信息、休闲娱乐、交流感情、体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中学生能不能使用手机,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的家庭条件和学生自身的情况而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使用手机是否理智、文明、健康,关键是规范与引导。王永明
特约编辑: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