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曾伟 日前,北京某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L先生在浏览一个生物网站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帖子。一位自称“和风轻舞”的中学生打算花10万元人民币“买”别人已经做好的科研项目,用来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而“成交”的条件之一,是要能够取得大赛一等奖,并进而获取参加国际工程大赛的资格。
目标直指全国创新大赛
L先生提供的这家网站已无法登陆。但在另外一家生物专业网站上,和L先生所说同样内容的帖子如此表述:
本人需要一个生化项目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要取得一等奖,从而获取参加国际工程大赛的资格。需请人帮忙。
因此项目需要有一定的档次与要求。
本人欲出资0至10万元来完成此工作(项目投资的多少要取决于项目的方向与质量,10万元并不代表封顶,只是预计)。
假如您有现成的项目(没发表过的)或正在研究中的项目,请将项目简介发给我。我会给辅导老师审查,他觉得可行的话我们就开始合作……
以下是上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的生化一等奖作品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项目名字省略)此事不受任何地方限制,不管您在哪都行。
参赛时间为明年4月中旬。
在帖子的最后,发帖人署名“和风轻舞”,并留下了自己的QQ号、电子信箱和其他联系方式。
一些人已经跟贴,甚至有人表示“本人有一课题关于××方面的,绝对可行,有兴趣E-mail联系”。
据熟悉各种青少年科技竞赛的人士分析,从该帖子提供的上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来看,基本可以断定“和风轻舞”花重金买枪手,目标应该是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其对大赛的了解程度、“购买”课题的时间和流程安排上可以看出,“和风轻舞”可能不只是在网上搞恶作剧。
两个项目已被看中
按照“和风轻舞”留下的QQ号,L先生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和其进行了多次接触。
“和风轻舞”自称是华中地区某市的一名高中男生,他们学校以前曾有人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并且还因此出国参加比赛。他也想参加明年的比赛,因为时间来不及,再加上担心自己搞出的课外科研课题达不到大赛一等奖水平,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在网上花重金买现成项目的办法。
“和风轻舞”特别说明,家里虽然并不是很有钱,“但愿意在这方面花适当的钱”。而且,他的同学中也有人和他一样想买项目。
7月份当L先生再和“和风轻舞”联系时,“和风轻舞”自称已通过网上发帖初步找到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来自深圳的课题已给辅导老师看过,基本谈妥,只要项目做完检测报告,就可先付一万元。
动机可能为了直升大学
据介绍,近年来,为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我国举办了诸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等系列竞赛活动。教育部在《2002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办法》中规定,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所在中学推荐,招生学校审核同意,可免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进入高校学习。
相关专家分析,“和风轻舞”之所以花重金买科研项目,其目的和动机绝非仅仅是为了参赛,他更多地是看到了通过大赛取得名次进而升入名牌大学这条“捷径”。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翟立原认为,一名中学生敢拿10万元买项目参赛,没有家长的支持根本不可能。与这位中学生相比,他背后的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尤其应该受到谴责。创新大赛规则三自情况杜绝弄虚作假今年8月举行的第1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首次要求参赛选手根据竞赛规则提交“三自”情况的自查报告,以此作为杜绝竞赛中弄虚作假的手段之一。
据介绍,“三自”情况指的是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即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这份自查报告要求参赛者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填写,组委会还要求各省级科协对参赛选手的自查报告进行审查,并最后提交中国科协青少部。
但愿这类措施能像一道铁闸,截住学术腐败自上而下一步步侵蚀祖国花朵稚嫩心灵的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