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上足球课,往往要求学生先颠一百个球,这样的场面在我国高校里屡见不鲜。这样做合适吗?专家们指出,高校的体育教学走入了误区:用“填鸭”代替培养学生兴趣,用被动教学代替探究型学习,用练运动员的方式练学生。
学校体育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专家们说,它主要是帮助
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形成科学的体育能力,对体育有兴趣爱好,最终获得健康并保持健康。四川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导师沈际洪说:“只要一天没运动,他就感觉缺了点什么,总要动一动才舒服,这样的体育教育才是成功的。”体育还能起到德育和智育起不到的作用,比如培养坚毅、团结、集体主义的精神。很显然,仅仅靠颠一百个球不可能达到这些目的,只会让学生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沈际洪说:“要充分认识体育的教育属性,体育是为教育服务的。”现实却不那么乐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季浏告诉记者:“高校体育中竞技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用竞技运动的内容方式来训练那些不想、也不可能成为运动员的学生。”
在现实中,的确还有很多人对“体育”和“运动”的概念混淆不清。其实,从英语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体育是“phisical
education”,而运动是“sport”。沈际洪说:“竞技运动有时候甚至不可避免地以牺牲运动员的健康为代价,是极限运动;而对体育来说,出汗了、愉快了、体质增强了,就达到目的了。”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的滞后是全方位的,从小学、中学一直延伸到大学。一方面,体育处于被忽视的边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大学新生分不清足球、篮球和排球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即使体育课时有保障了,质量也很低,小学里学的东西大学里还在重复。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彻底改变粗放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崇尚运动的精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华社记者杨金志
刘丹(完)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