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头发,1.5米的身高,小得几乎眯成一条缝的眼睛——这就是昨天下午坐在记者对面的自称很丑的小欣。迎着记者注视的眼神,小欣自嘲地说:
“哥哥,我的样子没有吓到你吧?”小欣的直率出乎记者的预料;小欣的决定足以令所有人吃惊:如果有人愿意出钱帮我整容,如果他愿意娶我,我就嫁给他!
丑女小欣
为“眼睛小”伤透了心
她叫小欣,今年21岁。小欣突出特点就是眼睛很小。小欣父母的眼睛都很正常,原来,她出生后,就患上了上眼睑下垂小眼裂,“当时,我的眼睛只能睁开一条缝,但视力是正常的。1988年,我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做了一次手术后,虽然眼睛睁得只比以前大了一点,但是,这对于当时不懂事的我已经很满足了。”没等记者发问,小欣就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了。她的语速很快,但是吐字很清晰,思维非常敏捷。
她告诉记者,她的“小眼睛”让她与“不幸”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出生后,医生和护士到产房看她时,都发出了一声惊叫,“你们怎么生了一个怪物!”一句令人心寒的话,使小欣的父亲掩面而去。从此,父亲对她非常冷淡。“或许是我的出生给父亲带来了太多压力,所以,他经常发无名火,这么多年来对我一点都不好。”小欣说,妈妈曾筹集了一笔钱欲给她做整容手术,但是钱被小欣的父亲花掉了。
懂事后的小欣第一次体会“小眼睛”的压力是从上幼儿园开始的。“当妈妈领着我到幼儿园报名时,稍微大一点的幼儿园都不收,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把我送到家庭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几乎每天小欣都躲在角落里,因为没有小朋友和她玩。上学前,虽然做了手术,但是她的眼睛依然没有大起来。“小欣是××大姐;××大姐是小欣。”从小学到初中,“××大姐”的外号一直挂在同学的嘴边。巨大的压力使小欣初中毕业后就步入了社会。“保洁员、楼盘推销员、钟点工……很多工作我都做过,每到一处,都会遭到白眼和嘲笑。而且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尽管我在工作中没有出过错,但是领导却经常以我丑为理由把我辞退。”
坚强小欣
为“充电”经常读书写稿
去年夏季里的一天,重压下的小欣给母亲写完遗书后,走上了7楼缓步台的窗台,就在她即将结束生命的一刹那,一位阿姨和一位奶奶拉住了她。“孩子,丑,并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因为丑就轻生,你就错了。虽然你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容貌,但是你却有机会选择生活!”“阿姨和奶奶的话,我早就记在日记本里了。”从此之后,虽然嘲笑不停,冷眼还在,但是,小欣却再也没有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因为她选择了坚强。
虽然读书时小欣的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初中毕业后,小欣一直没有放下书本。“我很丑,如果再没有知识,我就会由一个怪物成为一个废物了。”所以,很少上街的她经常捧着书。“即使上街,我也是去书店。因为我们家收入很少,所以很多书我都是在书店看完的。”小欣经常给沈阳的某杂志投稿,去年,“小豆腐块”终于变成了铅字,这更坚定了她坚强地活下去的决心。
大胆小欣
帮我整容,我就嫁给你
小欣说,平时上街,她都会戴帽子或者戴眼镜,虽然不愿抛头露面,但是因为在超市工作,所以小欣每天依然要和大量的陌生人打交道。她发现,几乎每个陌生人看到她都会大吃一惊,急速躲开她后,还会忍不住回头看两眼,然后发出让她无地自容的窃窃私语声。“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丑,但是社会却很在意,所以我想改变自己的眼睛,改变自己的容貌。”小欣到美容院咨询后,得知通过美容她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但是需要费用近一万元。“我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我和妈妈的收入很微薄。”在万般无奈之下,小欣昨天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如果男士愿意出资帮助我改变丑陋的容貌,如果他愿意娶我,我会嫁给他!如果女士出资帮助我整容,我会为她做钟点工等工作。
对话小欣
我只希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小欣的家在沈阳市皇姑区,一家三口住在不到14平方米的单间里。当记者去采访时,她要求到距离她家远些的地方聊天,因为她担心被父亲看见。
记者:在家境拮据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整容呢?
小欣:整容后,我就不丑了,我就可以快乐地生活了。
记者:如果男士出资,你真的就嫁给他?
小欣:(沉默了许久,昨晚6点30分,她打来电话)我再次考虑了一下,我会的。我做出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我会为这个决定负责的。
记者:这种做法可取吗?
小欣:我的决定肯定会遭来非议,但是这么多年了,我遭到的非议还少吗?我不想成为人造美女,我只希望自己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图为渴望变美的小欣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李军 王迪)
婚姻岂能交易
因为丑在嘲笑和冷眼中度过了21年的小欣的确有些可怜。但是,在可怜中,她做了一个可悲的决定:你出钱帮我整容,然后我就嫁给你——虽然没有合同,但这却是一场交易!
可怜的小欣之所以做出可悲的决定,是受某地一女大学生的启发:该女大学生的母亲身患绝症却无钱医治,于是她公开表明,男士为她母亲出资治病,她就嫁给他。其实,小欣和女大学生一样,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在金钱的交易中,她们的选择却使自己的权利变味儿了。虽然有很多“噱头”的成分,但是,近年来,近乎闹剧的不正常的“征婚”事件却频频在各地出现,已成为一种需要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编辑:宋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