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赢了!”28日凌晨,当山东潍坊姑娘邢慧娜将女子一万米的奥运金牌挂在胸前时,动情地喊道。父母究竟给了邢慧娜什么力量,让冠军如此激情满怀?
为追寻邢慧娜的成长足迹,当日,本报记者立即赶赴冠军家乡———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寒亭镇前仉庄村,采访了邢慧娜的父母邢华昌和张玉娟,探访到了奥运冠军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两位慈祥的父母还欣然接受了本报的一份薄礼———全年的《老年生活报》。
“狠心”送女儿进体校
邢华昌和张玉娟是前仉庄村一对普通的夫妇,憨厚、朴实、真诚、热情,夫妇二人至今还耕种着7亩土地。在他们心中,女儿邢慧娜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邢华昌夫妇告诉记者,慧娜小时候是个黄毛丫头,身体比较瘦弱。慧娜的爷爷是淮海战役负伤复员的革命军人,爷爷有早上晨跑的习惯,小慧娜把陪爷爷晨跑当作一件乐事。但邢华昌夫妇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黄毛丫头会从此与长跑结缘,并成长为奥运冠军。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邢慧娜一生的命运。1995年2月,潍坊市举行冬季越野赛,11岁的邢慧娜虽然只取得了第7名,但潍坊市体校的迟玉斋教练却一眼看中这个身材瘦弱的黄毛丫头,认为她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一双长腿,并问邢华昌夫妇能不能让她到潍坊去训练。邢华昌夫妇虽然知道训练很苦,但是想到女儿可以到城里去,而且成为运动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他们下“狠心”,把女儿送进了潍坊市体校。
备尝艰辛供女儿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女儿这一离开就是10年。10年间,夫妇两人饱尝了思念女儿之苦,为了女儿的前途,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为了能让女儿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不至于在外面受苦,每年秋季收割粮食之后,夫妇俩就挑起担子到集市上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他们卖过菜、服装,还摆过卖土特产的小摊。
邢慧娜在潍坊体校的4年里,张玉娟每周都要想法给女儿送去新鲜的水果和有营养的食品。她告诉女儿:“妈每周都来看你,你千万别因为想家影响了训练。”
后来,慧娜到了省体育运动学校,张玉娟就在节假日去看望女儿。等女儿到了国家集训队,他们就通过电话互诉思念之情。
为了不影响女儿的训练,夫妇俩每次去看望她时事先都不敢告诉女儿,怕她会分心。
“10年里,慧娜只在家过了一次春节。”父亲邢华昌怜爱地说,女儿很辛苦,为了体育事业,很少能享受和亲人团聚的快乐。当邢慧娜夺冠后高呼“爸爸,我赢了!”时,邢华昌说,当时他再也控制不住眼里的泪水。
慧娜的针线活也很棒
张玉娟说,可能是从小离开父母住校的缘故,慧娜的自理能力很强。这个跑起来像神鹿一样飞快的女孩子,还能做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她还给爸爸妈妈织过毛衣。
张玉娟说:“慧娜虽然年纪小,却是一个很懂事很孝顺的孩子,她的孝心也让我们感动。”进入国家集训队以后,每当到其它城市或是出国比赛后,她都用节省下来的钱给爸爸妈妈买这买那,却很少给自己买东西。
“我们给女儿树信心”
本届奥运会,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她的队友孙英杰,而邢慧娜的任务是只要夺牌就行,为2008年奥运会积累经验。但是在父母的眼里,女儿却是最优秀的。
当5000米决赛结束后,邢慧娜仅获得第9名,她难过地给父母打来电话说:“我辜负了你们对我的期望,我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妈妈却沉稳地鼓励她说:“我们相信你,不要灰心,调整好状态,争取下一个项目获得好成绩!”
也许正是爸爸妈妈的信任、期盼和鼓励,邢慧娜顶住压力,在一万米决赛中奇迹夺冠,以至于获得亚军的埃塞俄比亚选手迪巴巴都不敢相信自己被一个瘦弱的黄皮肤女孩赶超。邢慧娜说,她的金牌应该分给父母一半。
张玉娟说,即使女儿没有拿到这届奥运会冠军,她还会用同样的话来鼓励她,支持她树立信心,去拿2008年奥运会金牌,她相信胜利迟早会惠顾勤奋的女儿,她要做女儿最坚实的后盾。
邢慧娜是“半个青岛女儿”
邢慧娜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2003年,邢慧娜代表青岛参加了第5届城运会,并取得了10000米冠军、5000米冠军、1500米亚军的好成绩。
邢华昌夫妇说,慧娜能够代表青岛参加比赛,为青岛赢得荣誉,他们感到很高兴,并笑称慧娜现在是“半个青岛女儿”。邢华昌夫妇希望通过本报向青岛培养过、关心过、爱护过她的领导和人们表示感谢。
谈到将来,邢华昌夫妇说,希望女儿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再续辉煌,来回报人们对她的关爱。本报8月29日潍坊专电
(于波昌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