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新闻令我欣喜:一是近日中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位专家到北戴河休假,而其中就有55位是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像是海港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机械车工郭嘉明,还有电工、瓦工、炉前工、数字产品推广销售工等等。我们的中央领导,亲切地把他们这些“蓝领”与“白领”的佼佼者,并
称为盘活人才存量的“双轮”。再就是我们青岛马上要举行全市技能大赛,角逐“蓝领状元”。据说参赛者极为踊跃,其中还有300位在青岛打工的农民工。
邓小平同志历来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所谓人才,顾名思义就是有才能的人,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白领”、“蓝领”之分。然而,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白领”被贬为“臭老九”,必须接受“再教育”才能“脱胎换骨”;而“蓝领”则“必须领导一切”,是“根正苗红”。可是这些年来,有人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认为,市场经济,谁有钱,谁光荣;知识经济,谁学历高,谁就有地位。而工人竟成了“弱势群体”,被人瞧不起。于是,一些工人想改行,一些家长非逼着孩子长大做“白领”,一些学校也不重视培养技术工人。以至于现在有许多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这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其实,这一前一后的两种观念都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白领”和“蓝领”不过仅仅是工作分工不同而已,前者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后者则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蓝领”的许多工作还是得需要科学,有的甚至须臾不能离开电脑。许振超之所以能够在码头上实现“无声响操作”、“一钩准”,并且创造巨轮卸货世界纪录,那正是他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的结果。可以说,许振超是当代“蓝领”人才的楷模。
现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而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蓝领”人才,关心“蓝领”人才,培养“蓝领”人才。只有充分发挥这些高技能人才作用,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由世界加工中心向世界制造中心转移,才能有力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