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8月22日专电(崔永利
刘熠)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户口的作用越来越小,但在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它的作用仍无可替代。记者调查发现,10多年前众多大学毕业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分配、自谋职业,结果因为户籍迁移未及时办理,导致多年没有合法身份。如今这些人大多到了成家的年龄,才发现
原来的身份证早已“不合时宜”。有关人士称,大学毕业生到了“腰包户口”高发期。
王先生1995年从西安某高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北郊某军工厂工作。到了工作单位以后他才发现,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本地的女孩子大多嫁到距市区近的地方,外面的女孩子又不愿意嫁过来。在听了一些人的劝说后,王先生辞去铁饭碗,口袋里装着户口去南方打工。由于王先生带着学校发的身份证,工作和生活中也没有遇到麻烦。10年过去了,王先生事业有所成就,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在当地登记结婚时,他才得知身份证和户口簿是两个必备的“硬件”。经过多次奔波,户口之事至今仍未解决。
陕西省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工作人员薛文告诉记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未按毕业分配参加工作,而是自己带着户口自谋生路,这就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腰包户口”现象。由于这些毕业生拿着学校发的身份证就可在外面打工,加之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不给职工办理“三金”,其户口也就用处不大。但现在这些学生到了结婚、买房子的时候,户口的作用就凸显出来,这些人的“黑户”身份也纷纷显露出来。
薛文分析说,从全国范围来说,目前正好应该到了当时那批大中专毕业生“黑人黑户”的高发期。
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公安部门统计,从今年元月1日《身份证法》实施后至今,机场查获的200本左右假身份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黑人黑户”办理的假证,但他们的姓名、年龄、住址都是真实的,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为了应急,去做假户口簿和身份证。
“腰包户口”到底能不能转化成目前实行的有效户口?手续如何办理?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
西安市公安局户政部门民警介绍,西安的“腰包户口”拥有者多为外地人,他们大多曾在西安上学或现在西安工作,这些人一般想直接取得西安户口很难,必须要到户口迁出地想办法取得户口。
有关人士提示说,如果是刚从学校出来一两年的毕业生,可以到母校让学校进行改派,如果改派到西安,他们可以到省人才交流中心来,由人才交流中心代为管理户口。而离校时间长的,则需要到户口迁出地办理户口了。那些想在西安发展、又不想到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最好将户口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这样就不会出现“黑人黑户”的问题了。(完)
特约编辑 徐新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