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幸涛暑假帮助母亲曹晶芝收废品挣学费。
“我和妈妈每天收废品挣二三十元,妈妈每个月
还有300多块钱的劳保,一年过去了,积攒下来的钱交开学的费用该够了。”
开学在即,沈阳工业大学的大二学生徐幸涛早早地在家里打起了“算盘”。
“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我不想让孩子背上包袱,我们宁可自己累一点,拿着自己赚的钱去上学,我想孩子的心里也塌实。”徐幸涛的母亲这样说。
靠收破烂上大学
徐幸涛今年21岁,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伤去世。从此,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曹晶芝身上。没过5年,曹晶芝也下岗了。
下岗后,曹晶芝尝试过各种工作,最终选择了收废品。
别人都是收完了卖到废品收购站了事,而曹晶芝要选出一部分直接卖回到厂家,她说这样可以多挣些钱。而在收购上,她的出价也比别人高一些。就这样,她一天一天地赚钱、一天一天地攒钱,儿子就这样读完了初中、高中,直到现在读大学的钱也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攒出来的。
收破烂已成老手
昨天早晨,在一个小区门口,记者看到徐幸涛收拾东西时手脚麻利,俨然一副老手模样。
他告诉记者,自己放暑假一直在帮母亲收破烂,每天早上4点起床,在以前,周末的时候自己也帮助母亲,已经很习惯了。
说着话,大概7点钟左右,两个硕大的编织袋被塞得满满当当,母子俩把两大袋废品抬到车上。徐幸涛骑着三轮车晃晃悠悠地走了。
上午8点左右,记者跟着徐幸涛把收来的纸壳和废报纸一起送到他家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这孩子,真孝顺,吃苦能干没的说。”废品收购站老板评价道。
从未吃过肯德基
曹晶芝说:“每次娘俩上街的时候,我都想带他吃一顿肯德基,可他总是对我说,‘那玩意儿又吃不饱,而且又没有营养,想吃什么我自己都会做,家里还有羊肉串呢。’”
在徐幸涛的家里,记者留意到窄窄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脑,曹晶芝说:“因为儿子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我省吃俭用,去年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有了电脑的徐幸涛有点贪玩了,上学期的高等数学没及格。”
曹晶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当时笑着对儿子说,‘不怕,不就是300块钱的重考费嘛,妈给你拿。’但徐幸涛在电话里哭了起来,‘妈,你这么说,还不如打我一顿。’”
母子从未接受别人捐助
徐幸涛在记者面前略显腼腆,但是在学校里朋友却不少,很多朋友问到他家里是做什么的时候,他总是挺起腰,“我妈是收破烂的!”对于这种诚实,他说:“怕什么呢,我和妈妈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吃得舒坦。”
徐幸涛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当班干部,在沈阳市同泽高中时,还获得了2002年沈河区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
“也有人想救助我们,但我不能接受,”曹晶芝说,“既然把孩子拉扯到这么大,就不想让他再背上包袱,欠人的钱好还,但是欠的情可还不起。”本报记者 王福日
刘炜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