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贷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确实为银行带来了利润
●在分享车贷“蛋糕”喜悦的同时,不断攀升的车贷违约率向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车贷风险要比房贷来得快而高
●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使车贷客户的还款心态越来越不平衡,把怨气无端地出在了银行头上
●车贷风险
含量的释放使银行违约率得到显现
●车贷坏账最终的受害者是银行本身
●面对无情的车贷风险,银行无奈地承担了所有的坏账损失
●车贷风险的大量冒出,使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车贷门槛,严格了汽车贷款的审批
基于履行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承诺,2003年10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11月又公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细则》。上述颁文仅两月后的12月29日,我国就批准了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三家汽车金融公司的建立。
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宣布开业。
一个事实表明,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开展业务,打破国内银行业一统汽车信贷天下的局面已成现实。
高速发展汽车信贷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的一些银行开启了汽车信贷业务,新世纪初,经过初步尝试汽车信贷后,国内许多银行预感汽车信贷的获利机遇,纷纷开出了汽车信贷业务。在2002年,汽车信贷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迎来了汽车信贷的春天。
这个发展高峰持续了两年多。期间,各家银行大显身手,重点营销汽车信贷业务。如,开展车贷优惠月、优惠季活动。申明,凡在此期间办理购车贷款的客户可降低利率等。有的银行索性对购车贷款客户全部实行利率下浮政策。在车贷业务营销上打起了价格战。有银行认为,为了夺取客户,就得牺牲某些利益。
价格战正酣,银行间又开时间战。电台、电视,报刊,杂志时时报道各家银行办理车贷业务时间,这边刚报道某银行办理车贷需五天时间,那边又称另一家银行三天就可。接着,又有某银行夸口一天就可搞定。抢夺时间使车贷业务走入了怪圈。似乎时间越快,车贷业务就多;时间越短,利润就越高。
汽车信贷这块在当时十分诱人的“蛋糕”,不仅遇到银行间的瓜分,且遭到保险公司的加入。随着购车人群的高峰迭起,保险公司亦涌入车贷市场,它们推出购车贷款的保证保险业务,在为银行车贷提供担保的同时,也为自己开辟了获利新径。
汽车信贷领域的另一位主角就是汽车经销商。他们借助银行、保险公司车贷业务的蓬勃兴起,推波助澜,大大地获取了客户购车的高额利润。
两年多的时间里,银行汽车信贷业务得到超常规的发展,据某家银行统计,仅2003年车贷余额就增加30亿左右,平均每月增加2亿至3亿,最多的月增加达到6亿多。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统计,2003年底,上海各家银行发放汽车贷款已达80多亿。
车贷风险暗藏隐患
汽车信贷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确实为银行带来了利润。在分享车贷“蛋糕”喜悦的同时,不断攀升的车贷违约率向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银行来说,车贷和房贷虽同属于个人贷款业务,但两者所发生风险的成因却大相径庭,首先,汽车相对房屋来说,具有固定与流动之分。住房有其固定的位置,而汽车则不然,它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汽车可以移动,可以在全中国移动。如果客户恶意逃债,他可以移动车辆逃走或隐藏;其二,就当前市场而言,房产是升值的,而汽车则是降价的。它的信贷风险比房贷要大。其三,车贷相对于房贷而言,贷款期限短,还款数额多,贷款收回快,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因此车贷风险要比房贷来得快而高。
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使车贷客户的还款心态越来越不平衡,把怨气无端地出在了银行头上。有位在银行办理了车贷购车的客户说,看着车价每况逾下,想想每月的银行车贷还款,心里真是不舒服。
车贷本身所具有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注明了银行车贷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含量。车贷风险含量的释放使银行违约率得到显现。据有关银行车贷统计,近年车贷的违约率大大升高,已达到0.5%至0.9%,有的已超过1%。更令人头疼的是,违约率还在不断升高。
车贷坏账最终的受害者是银行本身。在预感到车贷风险后,保险公司快速作出反映,毅然于2003年关闭了汽车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而银行车贷风险对汽车经销商而言却毫发无损。在整个汽车信贷业务中,汽车经销商借助银行汽车信贷的支撑获取了大额利润,汽车信贷的风险随着购车人的汽车贷款而转嫁到了银行身上,这个风险随着汽车经销商购车贷款数量的上升而增大,严重影响到银行车贷业务的质量和利润。面对无情的车贷风险,银行无奈地承担了所有的坏账损失。
其实,造成车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的,防范和处置也不止仅限于银行。
就目前中国社会而言,诚信意识不强和征信系统的不健全,道德观念的限制,直接影响到汽车信贷风险程度的高低。据调查,法制环境较好,道德、诚信意识及征信系统较完善的区域,汽车信贷的违约率较低,反之,则较高。一位北方的朋友曾似真似假地说,在我们那里,如果银行去讨债,需要牵上一条狼狗。
银行通过司法诉讼可追讨逾期欠款客户并收回剩余贷款,但漫长的诉讼期和执行难,使银行有时不得不另辟新径。
车贷风险的大量冒出,使银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车贷门槛,严格了汽车贷款的审批。如,协作的汽车经销商按照销售额向银行提供资金担保,联合汽车经销商共同防范车贷风险;增加汽车贷款客户担保,将贷款成数降低,缩短车贷期限;对车贷客户一般中选好,好中选优等。
汽车金融公司能否秋实果丰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的成功开业使中国的汽车信贷步入了新的里程,同时也预示着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汽车信贷的竞争由此拉开帷幕。
相对于银行来说,汽车金融公司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与汽车生产企业的“血缘”关系使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使他们可以获得较银行更加直接的汽车销售政策和汽车发展趋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购车咨询和服务;二是作为中外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有着几十年国外开展汽车金融服务的历史和丰富经验;三是他们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高效便捷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拥有专业化的经营和快速反应机制。
拥有这些优势的汽车金融公司是否就能够快速地融入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与银行瓜分汽车行业这块高额“蛋糕”呢?
首先,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业务所遇到的问题,汽车金融公司同样不可幸免。社会诚信程度不高,法制不完善,缺少必要的执行手段。部分违约客户道德观念的扭曲,等等,这些中国社会的特点必然影响到汽车金融公司车贷业务的开展。如何面对本土化,将是汽车金融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
其次,中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常用的利率价格竞争策略在国内市场还得不到充分发挥。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之一,就在于他们相对于商业银行,能够有较大的利率优惠空间。
第三,银行具有庞大的、充足的资金或存款来源,足以支付银行本身汽车信贷需求。而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依靠自有,随着其汽车贷款规模的增加,资金的匮乏将是其头等难题。
第四,基础建设是刚刚起步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工作重心,人力资源建设、业务网络、客户信息资源等都需逐步建立。尤其是要接受国内银行业汽车信贷风险的经验教训,探讨一套较完整、严密的汽车信贷业务流程和审批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