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众多学界大腕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并拿资金,学者认为难免有宣传工具之嫌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表示,经济学家或者学者,拿某些企业或者基金的资金,作可能有利于出资者的研究,这在经济学界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01年底,共有274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独
立董事,共聘请或提名了500余名独立董事,其中经济学家131名。在2001年报披露抽样的130家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津贴每年1万-2万元的有18家,2万-3万元的有26家,3万-4万元的49家,4万-5万元的21家,5万元以上的为16家。
案例一:张维迎的分量
亚信公司2003年第四季度季报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亚信第四季度的总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净收入(除去硬件成本)达到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在亚信人的努力里面,应该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贡献。
去年10月亚信庆祝成立10周年的时候,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以亚信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1998年,张维迎教授和盛洪教授在《改革》杂志发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文中列举了中国邮电部的种种垄断和压制打击竞争对手联通公司的行为,最后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政策建议: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或电信管理局)、将长话经营与市话经营分离、将中国电信分解为几个公司等。看看今天电信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不对张维迎等经济学家的政策影响力表示由衷的赞叹──中国电信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的。
案例二:股市之争与“利益”
2001年年初,有经济学家“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股市黑幕、基金操纵和中国股市甚至不如赌场等严厉批评,被舆论称之为“切中时弊”。然而,2001年2月11日,经济学家萧灼基会同厉以宁、吴晓求、韩志国等经济学家举行“恳谈会”,认为“股市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如果这场论战的赢家最后是吴敬琏,那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场灾难”,全面反击吴敬琏关于资本市场的言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的杨帆教授认为,吴敬琏作为有摩根斯坦利背景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背后是买办资本,他们之所以不断发表对股市不利的言论,目的是打压股市以便让跨国资本低价吃进。
案例三:刘姝威代言海信
曾经以600字粉碎蓝田神话的正义学者刘姝威为海信彩电做广告,尽管她解释,为海信做广告,自己自始至终都没有和海信谈到钱的问题,但她的广告行为仍然引得争议声四起。“刘姝威代表的是一个在商业社会中义无反顾地说真话的道德形象,当讲道德的行为结果可以与金钱交易,其道德形象就会严重变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瑞龙教授尖锐地指出。
经济学界的利益格局
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说:“中国企业界分三个集团。一是投机集团,经济学界的代表人物就是厉以宁、萧灼基、韩志国;二是民营企业集团,是干实务的;三是买办资本集团,正在兴起,理论界的代表就是吴敬琏、林毅夫、樊纲、张维迎、江小娟、张五常等。任何社会理论都代表一定的利益和社会集团。按马克思说的,利益集团必然要争取把自己的利益上升为政策,还要寻找理论和理论家,要掌握自己的宣传工具。”
特约编辑: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