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学五食堂旁边那块巨大的公告牌前站了半个小时,将上面张贴的有关暑假英语培训班的广告都看了一遍之后,刘香选择了一家民办考研英语辅导班。而在刘香左右,还有几十个同学,正做着这样的选择。
“民办英语培训机构的广告很多,可我发现,还有不少公办高校英语培训机构的招生简介,在花花绿绿的
广告中也很显眼。”刘香的这个发现,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赞同。
这个暑假,让京城的英语培训行业大大吃了一惊。
一位长期从事英语培训的老师透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假,在京城参加英语培训的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20万。
毫无疑问,20万人的暑期培训市场,对所有培训机构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连一向对市场反应比较迟缓的公办高校的英语培训机构,也对此迅速做出反应。
竞争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背景是北京拥有一千多家英语培训机构。
从我们挑学生到学生挑我们
定福庄地区是北京东部高校集中的地方。最近,在定福庄车站附近,多了一个灯箱广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培训中心的英语培训广告。
与一些民办教育机构铺天盖地的广告相比,这个广告看起来小了点。
学校不在乎。对他们而言,这个广告的意义不止于此。“希望借这个广告让社会对我们更有信心。”二外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张四成说。
话里有话。因为在早些年,北京的公办外语类院校几乎垄断了外语培训市场。
以北京语言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为例,这是教育部下属的11个培训部之一,培训部最大容量是1100人,招生就只招1100人,要组织入学考试,成绩不够的就要被淘汰掉。最火的时候,还有文凭要求,拿着大专以上文凭原件才能报名。英语就没有办过零起点的班。
“接连很多年,都是我们在挑学生。”北京语言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主任陈卫东说。
到上个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出国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自费出国的多了,不少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大学。而希望掌握一门外语以便换工作的人也多了起来。
打着外语类院校旗号开办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一所学校可能有几十个培训项目。一位熟知内情的老师说,不少培训班是一些院系、甚至是个人办的。更有甚者,一所学校的行政部门也办起培训班。
外语培训突然从精英转而面向了大众,市场巨大。
不少外语类院校没想过自己的生源会被抢走。“报名的人那么多,可我们那时也有国企的通病,只有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班,寒暑假还要放假,不开班。”陈卫东说。
没有意识到应试型培训的需求,也是不少外语类院校的一个失误。一所著名的民办培训机构创办初期,曾经找到二外洽谈合作,结果被拒绝了。“当时我们认为道不同不相与谋,认为自己的技能培训走的是正道,没想到后来应试培训需求这样大。”张四成说。
机会在一点点中丧失。到了2000年末,国外大型培训机构进入,培训市场被进一步分割。
去年的非典,对外语培训市场是个重大打击,几十家培训学校因此倒闭,新的格局重新形成。
开始找回失去的市场
“目前,全国的普遍趋势是‘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正规军’没有主动出击争取市场份额。”一位在培训机构工作多年的老师说,公办学校必须走向市场,找回市场。
一些公办学校开始做广告:在刊物上登广告,制作灯箱,还制作10分钟的光碟免费派送。
“这一两年也花了五六万元。以前可是不用花钱就有人来的。”陈卫东说。二外在招生投入上也想了很多办法,但凡有国际教育博览会一定要亮相。但广告宣传基本不选择广电媒体,因为费用太贵。
为了适应不同学员的需要,近几年公办学校也开设晚班、周末班、寒暑假班。“现在学校放暑假,我们只歇了五六天就赶紧运转,这是取得市场的大好机会。”北语的一位老师说。
一些公办学校的培训机构也办起了应试型的培训班,希望增强市场竞争力。比如二外办了雅思培训班。“反映还是相当不错的,参加雅思培训的学生平均都提高了1到2分,甚至有学生的成绩提高了2.5分。”张四成很高兴地介绍。
二外开始向外发展,为了弥补所处位置离市中心较远的不足,在地处繁华地带的119中学设立了分部,以业余培训的短期班为主。此外,二外也在多方寻求合作伙伴,希望能凭借高校的良好声誉开拓新的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考试培训中心今年推出了考研英语培训,并且将考研英语、政治和数学捆绑在一起,时间上互不冲突,吸引了很多考研学生。除此之外,人大考试培训中心还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新概念一、二册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培训班,采用20人左右的小班制,试图以质量吸引学员。
这几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暑假开设了多语种综合能力培训班和高级翻译培训班,以知名度和实力吸引了大批校外学员。
从目前报名的人员来看,人大培训中心今年前来咨询和报名的外校生明显多于往年,有关老师介绍说,今年学校在宣传上费了番工夫,广告不再局限在校内,而是有意识地面向了校外。
“学员已经分流了,找回市场并不容易。”二外培训部的一位老师说,尽管学校打了广告,来的人还是少多了。打来电话的人,也要问个底儿掉。比如,教学师资安排,一个电话没有5分钟结束不了。而且有的人电话咨询还不止一次。外地的学员还要来实地考察,“这就是市场,没有办法”。
“就目前的市场来看,外语培训并不是哪一家机构所能垄断的,师资不是问题,设备也没问题,市场对所有人都是相对公平的。民办和公办各有优势,谁挤掉谁都是不可能的。”张四成显得相当自信。
不是所有人都能分一杯羹
戴尔国际英语总部的办公地点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数码大厦五楼,办公区域被临时开辟出3个英语教室用来救急,“今年暑假报班的人数太多了,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戴尔国际英语的市场部经理胡辉,对前来咨询的人不停地表示抱歉。
今年的暑假,迎来了英语培训真正的狂欢,对一些实力强大的培训机构来说,重要的是尽快找到足够用的教室,容纳前来报名的学员。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被民办培训机构所包揽,据胡辉透露,光是京城两家最大的培训机构———新东方和戴尔就已合力占了一半市场份额。
引人关注的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民办英语培训机构本身的市场策略开始改变,他们要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人们可以发现,近来路边的广告牌阵营里,各种各样有关培训学校的广告越来越多。
一向不关注考试项目的戴尔,一口气推出了16个四六级英语考试辅导班,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占到戴尔英语培训的40%。而新东方,也加强了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英语的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考研辅导学校,也在英语考试辅导项目上加强了投入。
长期从事外语培训市场开发的黄灵说:“北京的英语培训市场有着很完善的体系,高中低端三个层次之间没有很明显的断层。”
她说,民办学校的战略转移紧跟市场走向,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白领和高薪阶层为主要对象的高端市场,人数趋于稳定,很难再有大的增长空间;而以在校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为主的中低端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高校扩招和留学门槛的降低,让这部分人数连年增加,这是最近几年英语培训市场主要的增长点。
她认为,民办英语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特色,几所品牌学校都有固定的生源和招牌,公立学校即便拥有丰富的师资,但要想作出自己的品牌也是相当困难的。按照目前市场整合的趋势,一个没有强大品牌优势的培训机构是很难发展壮大的。“就我个人的看法,公立学校要想进入培训市场是相当困难的,因为目前英语培训市场的区分度相当明确。”
有实力的才是竞争对手
对于公办学校在英语培训市场上的跃跃欲试,很多民办培训机构反应冷淡,甚至有不少民办学校的项目主管认为,自己和公办学校没有竞争关系。
冷淡是有理由的,公办学校中发展最为稳定的二外留学培训中心,一期学员也才有千人,和大的民办培训机构动辄上万的学员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位民办机构市场部的工作人员说,目前,财大气粗的民办学校,可以在媒体上做长期广告,而一些公办的学校在宣传策划上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精打细算。
比如,有的民办培训机构可以将自己的分校区遍布到北京市的各个繁华区,而大部分公办学校仅仅局限在本校内。“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大部分公办学校课程都相当单一,教学对象基本上是本校生。”
差距不仅仅是这些,与民办培训机构相比,困扰公办学校培训机构发展的,不仅有制度的障碍还有思维上的定式,很多老师仍然有这样的观点,觉得搞应试型教学就是不务正业,做研究才是正业。
“公办学校要想在短时间内赶上民办学校是相当困难的,他们进入市场晚,对市场运行机制又缺乏了解。公办的培训机构依附于高校,在体制上没有民办的灵活,很难有自己的决策。”黄灵解释。
但值得庆幸的是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虽然各培训机构间关于生源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但黄灵认为:“从目前来看这种竞争跟其他行业相比是良性的,大家拼的是师资、环境和宣传攻势。”
学校的口碑很重要
“上辅导班其实很冒险,不仅要花大笔的钱,更重要的是大把时间的投入,一期辅导班至少持续半个月。如果选择不当,浪费的不仅是学费还有更为宝贵的时间,情绪还会受影响,这对于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北京大学的刘香说,自己最后选择了一家民办培训机构,是因为她之前参加这个培训学校的政治辅导,觉得效果不错。
对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优劣,刘香表示不太了解,但她认为选择的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的万洋说,大部分学生选择辅导班时,都很重视学校的口碑。“对于很多第一次上辅导班的学生而言,同学的推荐和建议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大部分学生表示,口口相传远比一掷千金的广告对他们有效。
对于现在一些公办学校试图将本校外语培训机构推向市场的做法,学生反应各异。部分学生认为,“并没什么不妥,老师们如果将精力都集中到培训上,难免会分散教研的精力,这对学校是不利的”。
(记者 原春琳 实习生 陈睿)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