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了。8月14日晚上,来北京参加生存实践的30名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队旗上签名,庆祝顺利完成生存实践。他们尝试了“50元在京生活15天”的挑战,自己找工作养
活自己,并将赚来的钱捐给了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那滋味。在15天的生存实践后,同学们再一次啃着馒头,回味半个月来生存的艰辛。一些同学在刚到北京时,为了节省生活费,一天甚至只吃一个馒头。
再回首。两名参加生存实践的大学生依偎在一起,回想起15天里生存实践的点点滴滴,表情凝重。
端盘子。8月10日,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潘正豹在西三环边的一家餐厅为客人端菜,这是他在餐厅的工作之一。他和他的同学们为了完成生存实践,有的在餐厅做服务员,有的在超市做导购,有的做家教,还有的当上了送水工……
30名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成功结束北京生存实践,将打工所得捐助失学儿童
时间:8月14日—15日
地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事件:浙江师范大学30名学生结束15天的生存实践,所有的队员都获得了成功。在生存实践结束的当晚,他们以拆开装有200元备用金的信封和吃一个馒头作为庆祝胜利的方式,并将全部打工所得捐助给了失学儿童。
每人“犒劳”一个馒头
14日晚上9时,30名参加生存实践的同学聚集在会议室,等待着带队的林老师在活动结束后给他们的“犒劳”。
林老师走进会议室,拿的却是一大包馒头。在一片失望声中,林老师把馒头发到每个人的手上。
吃着吃着,楼辰同学的眼睛逐渐湿润了。他说,刚到北京那几天,他只买得起馒头,工作稳定挣到工资后,他才吃上了米饭。
郑溜同学说,活动之初,为了省钱,他甚至一整天就吃了一个馒头。
再吃馒头,每个人的话题都又回到10天前,周云云说,想到刚到北京时那段艰辛的日子,“永远也忘不了”。
这30名同学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人才学院,7月31日,他们怀揣50元钱,登上前往北京的火车,开始15天的生存实践。这15天里,所有的费用都由他们自己负责,甚至包括每天12元的住宿费。
想起“生存经历”想哭
吃过馒头,同学们每人拿出一个标有自己名字的信封。大家互相检查完好无损后,抚摩着信封。
每个信封里面装着200元现金,由学校盖章封好,以备急用,当然,动用这200元钱,也意味着生存实践失败。
“拆封!”林老师大声下令。牛皮纸被撕开,200元现金抽了出来,队员们将信封高高抛向空中。大家使劲跳起,脸上充满兴奋。
“想哭。”凌哲婧满脸通红,“这么多天的酸甜苦辣,一瞬间都涌到心里面。”
最多一人剩余527元
“昨天剩85.7元,今日收入20元,花费18.5元,剩余87.2元。”朱凤春算出了自己这半个月的最后结余。经过15天的实践,最多的同学最后剩余527.5元,最少的剩余30.7元。虽然钱数有多有少,但每个人都大声地算着,一刻也闲不下来。
余永手里紧紧攥着大把零钱,当捐款箱到他面前时,他一下跑上去,把钱塞进箱子,摆出一个胜利的姿势。
30名同学把自己在北京打工得来的工资全部捐了出来。经过清点,一共3702.7元。
林老师说,生存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经历,一种学习。这次,队员们经过商量,决定把钱捐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30名队员胜利返程
昨日上午9时30分,队员们坐在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会议室。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办公室任纪建主任说,两名在四川上小学的藏族女孩冬青娜姆和斯满四姐,幸运地成为队员们捐助的对象。
任纪建主任站起来向同学们鞠躬,她说,了解到浙江师范大学这次生存实践活动后,她很受感动,感谢30名同学,希望他们学业有成。
楼辰代表30名队员宣读了《致北京人民的一封信》,“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情、善良和豪爽……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可以唤起更多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昨晚11时,30名队员登上了开往浙江金华的火车,26个小时后,他们将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浙江师范大学。
本报采写:本报记者 刘英才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倪华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