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在祖国医学上称为长夏。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长夏应脾而变化”,是说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
与之相应。古人还指出“长夏防湿”,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由于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长夏时节的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的应时应机的变化,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长夏最容易产生肠胃道疾病。中医上说,因为湿困脾,生清降浊的功能削弱,吃油腻或者过甜的东西就容易产生呕吐。所以饮食尤其要控制,喝酒也要控制,因为酒亦主湿。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所以也有“夏天(清)补心,长夏(淡)补脾”之说。 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所以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吃海鲜和烧烤时,也要注意新鲜。 长夏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加大,中午热早晚凉,暑湿隐藏在身体里不易散发。早上着凉之后就产生伏暑,伏暑的症状表现为发热、腹泻。所以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越是邻近秋分温差大的时候,越要小心预防着凉,要提早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根据气候变化,随冷热酌情增减,以免身体受凉。户外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穿衣保暖。韦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