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8月15日讯(记者 吕华远) 随着泉城地下水位的节节攀升,泉城的诸多名泉都呈现盛水景观。但济南的名泉旅游依然是冷暖两重天,新七十二名泉中,近半数仍未被游人知晓和关注,游离于旅游圈之外。
“野泉”不比“园中泉”
虽然济南市在今年4月份正式公布了新七十二名泉和十大泉群的评审
结果,并充分肯定了这些泉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旅游价值,但在济南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眼里,泉水游似乎只存在于公园、景区的范畴内。济南市区的四大泉群自不必说,章丘的百脉泉泉群和长清的袈裟泉泉群也因此有着不错的境遇。今天上午,在趵突泉公园,大连导游孙小姐告诉记者,在山东的旅游线上,他们在济南只安排趵突泉一个看泉的“点”,因为这一线路比较成熟,“走起来比较省事,只要游客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不会考虑加进其他名泉项目。”
与养尊处优的“园中泉”相比,同样处于七十二名泉之列的一些山林“野泉”则清静得多。昨天上午,记者在浆水泉看到,当地的村民很多都从这里汲水回家,一中年男子对记者说:“这儿的水好喝得很,只可惜流量小了点儿。”千佛山东南的甘露泉,水从岩壁间呈露珠状滚落,虽然景致很美,但少有游客光临,即便是附近的居民,很多也不知道它的大名。在济南北部华山脚下,出水形态独特的华泉也显得格外寂寞,泉碑上甚至被人胡乱涂鸦。
免费的不敌收费的
进入公园、景区看泉,多多少少总要掏个门票钱,可那些自然开放的名泉为何不能吸引市民和游客的目光呢?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可进入性”的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济南南部山区的名泉和其他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名泉,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没有现成的车辆可以通达,当地又缺少必要的旅游配套设施,自然让很多人放弃了前往观看的想法。济南市民杨先生说:“虽然我在济南土生土长,但也说不上这些泉的具体地点,费上半天劲去一趟,可能啥也看不到,更别说外地人了。”
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郊县的名泉,其中很多都占有很好的自然资源,但大多数都供当地村民饮用、灌溉,与旅游根本就扯不上关系,相关的开发建设依然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