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墨 实习生 穆道伟)
“老师,您说得不对!”“老师,课文里有个问题!”课堂上,传来了学生们如此“大胆”的声音。面对这样的情形,在一些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往往面带愠色地用“爱插嘴”、“调皮捣乱”、“不听话”等言辞来斥责这些“出格”的孩子。然而,在武昌市实验小学,这种敢于质疑
书本、挑战权威的孩子,却常常成为教师们喝彩的对象。武昌市实验小学也正是以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的挑战,推进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一堂美术课上,周萍新老师刚一走进教室,就受到学生们的一次“突然袭击”!
“老师,我有个建议!我们喜欢《小扇子》这一课,您能不能给我们提前上?”“你们希望提前到哪一课前面呢?”“最好今天上,因为您说过,如果我们喜欢哪一课,就可以要求先上!”说着,孩子们就把上课需要的用具和材料,高高举过头顶,并叫着“您看!您看!”
“好厉害的孩子!不给老师留下丝毫的回旋余地!”看着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周萍新愉快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学校和教师们总是把孩子看作学习的主体,按孩子们的兴趣和心理需求安排教学内容,使得一批真正反映孩子呼声和要求的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也始终坚持“儿童中心、生活中心、问题中心、兴趣中心”的原则,探索当今儿童教育的课程改革。
学生敢于挑战权威
“一只乌鸦口渴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一直沿用了几十年,它一直被教育工作者视为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启发学生们勤于思考的范文。
但在武昌实验小学一堂“语文+科学”联动课上,学生却就“乌鸦真的能够喝到水吗”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和实验。一位学生提出:“老师,课下我们回去按照课本上画的那样做了实验,可是水没有上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了帮助学生们解开疑团,教师便和学生们一起找来设备,做起了验证实验。按照课本上绘画的形式进行实验发现,装满石子的瓶子没有如课本上所说的那样,水并没有上升。见此情景,学生们都目瞪口呆了。一些学生惊叹道:“原来课本里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真的啊!”
“乌鸦怎么才能喝到水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讨论,乌鸦要想喝到水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先后设计出几种不同的验证方案,分组展开了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原来水位上升的高低,与石子的大小、水量的多少、瓶子的大小有关,水量越多、瓶子越小、石子越小,水就越容易上升。
“过去学生们把课本和教师的讲授当作权威,如今他们开始审视‘权威’,这是可喜的现象。”校长胡婴称,自从几个质疑成为课改内容之后,学生的积极性日渐高涨,每隔几天就有新的提议,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成员。
学生也能启发教师
在“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成为“课程决策者”。在挑战中,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中年级校本课程的《嘿,你好!》交往与礼仪课堂上,徐莉老师就在学生们的启发下,重新制定了“自我介绍”的课堂教学目标。
按照徐莉最初制定的目标,她的课程设置是先播放几位学生的自我介绍录像,其中有一位态度端庄始终面带微笑的女学生,另一位男生则结结巴巴,还不时紧张地摇头、扮鬼脸。徐莉本以为那位女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最佳模范”,那位男生成为“反面典型”。但是当孩子们被问到“你喜欢与录像中的哪一位做朋友”时,意外发生了。开始,学生们的想法还如教师设想的那样,可是不久教室一角突然响起:“其实,我喜欢与那个男同学做朋友,因为他看起来很有趣!”,“是啊,老师,我也觉得那位女同学有点做作!”
遇到这种措手不及的场面,徐莉索性与学生们展开充分讨论:“怎样的自我介绍才是最好的”,讨论结果让徐莉惊喜:“没有最好的自我介绍,只要对方能接受就好。”在师生彼此的对话中,一起找到了交往的实质:关注对方,尊重对方。
“走进新教程,我们进入了更宽泛、更灵动的世界,在这里,我们与孩子们平等对话,共同成长!”一位参与课改的教师谈出了自己的体会。
(特约编辑Re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