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几年前,提起保险,许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可能还是上门推销保险的业务员,而且大都比较反感;而现在,不仅大多数人习惯或接受了推销保险的业务员,而且买哪家公司新推出的哪种保险产品已成为许多人见面的话资之一。这表明,保险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消费品,作为一种“稳定器”与“减压阀
”,正在成为岛城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外来保险公司纷纷看好青岛保险市场,欲抢分一块蛋糕,目前青岛拥有外来保险公司的数量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前茅,人均保费支出、投保率……这些衡量保险发展程度的指标,青岛也同样走在前列,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保险越来越走近岛城市民。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青岛市保费收入达到23.72亿元(含进出口信用业务),其中产险保费收入7.5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6.14亿元。到2003年底,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为2.61%,青岛市民的保险密度(人均保费)达到了644.29元。共有15家保险公司在青岛设立了分公司,设立支公司62个,营业部20个,专业保险中介机构达到29家,现有保险从业人员1.4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多家保险企业竞争的新格局。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无论生老病死都有单位和国家“托”着;但是随着公费制度的终结,国家只保障劳动者基本的最低医疗和养老保险,人们不得不寻求一份自我保障。因此在寿险方面,体现基本风险保障功能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备受岛城市民的“偏爱”,购买比例相当高;此外,保险的另一大功能—————投资,也渐渐为富裕起来的青岛人所认可,投资分红型产品逐年升温。而在财险方面,车险成为岛城市民的最爱。现在的车市降价声一片,越来越多的人持币待购,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岛城车险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却是一片“阳光明媚”,我市机动车保费收入达到45583万元,同比增长6.37%。整个机动车保费收入占到财险保费收入的61.95%。
无处不在的保险营销网络,也给了人们更多亲近和了解保险的机会。走在香港路或东海路上,各家保险公司的大幅广告无处不在。你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足不出户,只需一拨电话或者上网,自动有人上门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险服务;走出家门,无需到专业的保险机构,银行、商场、机场,甚至哪怕在路边,都可以享受周到的贴身服务。保险,不再是简单的保障和理财工具。
保险市场的扩大、保费收入的增加、保险新品的频出,这一切都有赖于人们保险理念的转变。作为青岛市保险业的资深人士,青岛市保险学会徐会长说,从排斥到接纳,从误解到理解,越来越多的岛城市民意识到,保险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消费品,而是必备的消费与理财工具。青岛市民的保险意识已经比较浓厚,它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新理念。(本报记者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