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出租车市场是政府一个小小的进步,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租车增加多少,而是要考虑政府在新举措中应有多少投入
外滩记者 王杰/报道
7月17日一大早,更换完座套后,出租车驾驶员陆建华一刻未停地驶离公司,融入了人群熙攘的苏州街道。
这天是他进入苏州大众公司整整一个月。除去应缴的
费用,盘算着还有一千六百元的收入,陆建华吁了一口气。
一个多月前的6月10日,上海的大众和强生两个知名出租汽车品牌,各自携着200辆崭新的高档出租车,投入了苏州的运营队伍,长期封闭的苏州出租车市场从此告别了平静。
有个司机哭了
“签过合同后,有个司机哭了,生意太不好做。”苏州远东出租公司的一位驾驶员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苏州大众公司驾驶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开桑塔纳3000型车,不算车辆保养、个人保险等费用,每月要上缴各种费用8240元,另外每月还要加两次机油,一次200元,每辆车的燃油每天150元左右。公司开帕萨特的上缴更多,每月要上缴9600元。可是现在每天跑600多元,有时候还不到600元呢。晚上一过12点几乎就没有生意了。”
记者留意到,在苏州火车站广场,崭新的出租车排成了长队,在汽车南站,空车从出口一直排到了几十米外的迎春路。
这800辆车投入运营之后,又传出苏州将在今年投放300辆公交车的消息。
一些出租车司机更担心,城市公交车的增加会让出租车行业雪上加霜。
对于驾驶员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出租车增容这件事,一些出租车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理解。
新昌的士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姚士龙说:“经济收入有影响是必然的,但这是短痛,随着苏州国际会议的增多,情况会有所改变的。再说,上海的车进来后,会给苏州带来一整套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模式。这是值得的。”
关于增加公交车辆,苏州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有关人士的说法是,公交车不会跟出租车争夺市场。今年6月1日后,苏州所有的中巴车都退出了城市客运市场,只留下出租车和公交车,而公交车很多线路都通向了景区,所以它们的客源市场是不同的,不必担心。
改写历史
据业内人士介绍,投资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出租车营运市场,年净资产收益将在10%左右,与上海市场基本持平。取得600~1000块苏州出租车牌照,意味着每年增加1800万~3000万元的收益。
苏州市政府显然知道这块市场的含金量,在招标时设定了进入的门槛,外来公司要想进入苏州市场,必须跟当地企业联合,而且当地企业的股份不能低于50%。以上海大众和苏州投资联合设立的苏州大众交通公司为例,上海大众的股份比例是49%。这样的好处在于,无论是政府税收,还是当地的企业收益都能得到保证。
另外,由外来的“和尚”增容本地出租车市场,苏州最大的收获是一下子提高了车辆档次和服务质量。仍以大众为例,大众此次在苏州以招投标方式引进出租车专营权,不但资本进入,公司管理层也全部来自上海,全套管理经验,先进的GPRS调度系统、一卡通付费系统和银联卡付费系统也引入了苏州,这种变化在市民看来是满意的。
苏州市政府这种经营主体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变革,一下子改写了我国城市出租车运营市场长期存在的封闭状态的历史。也使当地原有的客运市场迅速警醒。原来由于个人挂靠企业、车证分离的模式所导致的出租车市场经营混乱、不正当竞争等状况,由于外来“和尚”的到来而得到了相当的改善。
关键是给驾驶员留多少
有些司机提出疑问,政府既然准备投入300辆公交车,干吗还要一下子上那么多出租车?
一位司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800个营运证,每个卖6万元,收入是4800万元,对政府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了利益驱动的说法之后,尽管苏州市政府针对出租车的扩容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监察部门也全程介入实施监督,5月24日苏州市政府宣布中标结果后,落标的企业还是表示很遗憾。
按照此次中标结果,苏州市交运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强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为A标中标企业。标的分别都是200辆,其中规定,每200辆车中必须保障有80辆帕萨特车型,其他车型不低于桑塔纳3000型。
苏州市出租汽车公司等四家公司作为B标中标企业,每家分得50辆。
“一下子进来这么多车,驾驶员的收入肯定会有所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抱怨,苏州城市客运管理处出租车管理科科长韩枫深有体会。但到底能不能投放这么多出租车,则是经过专家论证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编制的《苏州出租汽车发展规划》显示,苏州市区出租车白天平均里程利用率为69.7%,高峰时段为76.38%,按照苏州市区每万人和每平方公里出租车拥有量分别为11.3辆和17.2辆,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城市。
此外,按照供需平衡法预测未来年,2003年至2005年出租车供给量为2690到3273辆;比例预测法预测未来年,至2005年为3365辆;万人拥有率预测法预测未来年,2003年到2005年为2718至2915辆,而苏州市区客运出租车总量自1995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403辆。
专家还指出,调查里面显现的问题表明,空车率比较高,这说明车不紧张。
出租车司机则认为,政府忽略了造成打的难的原因,是因为到处修建高架桥,修路,公交车改道,塞车。当时专家调查的现状是一个假相,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我们愿意自己出钱,再请专家过来面谈。”苏州外事出租公司一位司机说。
据透露,按照规划方案,新增出租车还不止这个数字。政府采纳了专家的警告,最后批准了800辆。
苏州市政工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王玉堂说,开放出租车市场是政府一个小小的进步,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车增加多少,而是要考虑增加后是否有利于营运市场的供需平衡,以及相关的从业人员的营收。政府可以从政策上考虑让利给他们,在驾驶员整体收入不能显著提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不合理的收费,真正让他们的收入得到保障。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