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湛山广场西侧一处小亭边,几十位居民坐着马扎、板凳,在一起拉起了家常。这几十位居民都来自新湛三路9号楼。现在这座楼被居民们叫作“亲情楼”。 八十多岁的社区老党员李树平来了,社区小义工、小学生魏金荣来了,平日里忙于工作的居民听到楼院举办座谈会的
消息也都放下手里的工作聚到了这里。楼长庄敬兰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这座楼邻里关系一直很好,有个大事小情的,只要打个招呼,大家能帮上的肯定没话说。这不,几天前刚刚开始说楼院要开座谈会,大家都积极响应。 座谈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居民李为全最先发言。他先向邻居们介绍了6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到他家走访的情况。“总理到我家详细询问了情况,退休金有多少、子女有没有下岗的……问得可周到了。”接着他又提了两条建议。一是楼里流动人口多,很多人不熟悉。邻居们要多多串门,拉拉家常,增进彼此的感情。二是小区里绿化很好,只是养狗的太多,特别是有些地方狗屎较多,破坏了环境。他希望居民们遛狗时带上个方便袋,随时清理狗屎。
“现在小区里有定点的垃圾箱,可是如果大家把垃圾随手扔到箱外,那要垃圾箱还有什么用?我建议以后大家都要注意卫生,要把垃圾袋、纸花扔到箱里去。”社区小义工魏向荣也举手发言。
居民王淑芬几次想发言,总是被别人抢了先。她提高音量,对主持人说:“我也要说几句……”
楼院座谈会开得热热闹闹,其实亲情楼背后的故事也有很多。据新湛二路社区居委会李主任说,这座楼里共住着72户居民,其中租房户38家,此外,还有独居老人29人。平时邻里关系很融洽,互相帮助的事儿也有不少。居住在一楼的丁大爷今年八十多岁,腿脚不好。平日里买菜时,只要邻居看到了总是抢着帮他拎回家。有时干脆由邻居代买了。而丁大爷没事时坐在楼梯口,遇到不认识的人他就上前询问一声,为大家看楼护院,管好家门。一单元502室的牟大爷身体不好,由保姆照料。有时不慎摔倒,保姆一个人拉不起来,都是邻居帮忙将他扶起……说起邻里互助的事儿,三言两语还真说不完。看来,亲情楼真是名副其实。本报记者姜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