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历史档案中,都将早期的青岛界定成一座近现代建筑荟萃的城市,或者是一个欧陆建筑“拥翠”、洋味十足的城市。而最近当我们在翻阅有关青岛的大量历史图片时,还是发现了老青岛的许多传统式建筑。这些建筑尽管没有全部保存下来,有些已经被拆掉了,但是每当我们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会
为这些经典建筑而感到自豪。或者说,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载体,而且无时不在体现着城市的人文精神。今天,从这几座“百年老楼”中,就可以追寻到青岛教育事业的长河之源。
中西合璧
这几座“百年老楼”,创建于1903年。当时,礼贤书院(现青岛九中)刚刚从胶州路搬到了上海路上。创建这所学校的德国传教士,就是与马可波罗齐名的著名汉学家尉礼贤。他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是想在青岛办一所师范学校。他期望着这里的学子学成之后,可以分配到青岛的各个乡村去,为所有的“蒙养学堂”做教师。因此,他自任学校监督和德文教师,又聘请了贡生傅兰升教中文,蓬莱文会馆的朱宝琛教数学。消息一传出,全市学子无不为这种区别于中国私塾的新式学校而翘首。在这里,青岛人第一次听到了“数学”这个名词,由此引发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讨论,也使这家学校名声大噪。当时有报纸称,青岛的新式学校,礼贤书院当为蒿矢。
监督受封
自1903年起,尉礼贤还任命周书训为总教习,又聘请了一批社会名流和海外留学人员担任教习,如刘恩九、张华九、臧毓臣和邢克时等。学校分为三部制,初级部学生30名,中级部学生97名。后来,张海楼、邵次明、李步青和第一届毕业生谭玉峰的加入,也使礼贤书院受到了山东巡抚周馥和杨士骧的重视。1906年,杨士骧在视察了学校之后,立即向朝廷为尉礼贤申请了四品顶戴,使他从此进入了中国宫廷的红墙之内。而礼贤书院从此,即在当时全国的三十个省份的官僚弟子中招收学员。一年年培养出的莘莘学子,为日后德华大学的成立和中国的旅欧留学奠定了基础。
楼台沧桑
礼贤书院的几座“百年老楼”,到目前为止仍旧保存完好。尽管经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但现在,它们还是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比如,建筑上拼花木架构、木制廊檐、饰有各种窗的山墙和铺着德国牛舌头瓦的重檐式屋顶等等,无一不透视出一种中西文化的“交融介质”。1912年后,当大清的王公大臣劳乃宣、王綬、刘廷琛等要员避居书院读书消闲的时候,他们也曾为这里的文化环境而感叹。时光荏苒,风景依旧,现在每当人们凭吊这几座“百年老楼”的时候,自然会萌生出一种寻幽探秘的感觉。(来源:青岛早报)
(特约编辑:袁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