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低调启动人事制度改革 千名教师打破铁饭碗
中新网7月16日电 日前一桩官司使清华大学一直低调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终于浮出水面。
刘求生曾经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2003年清华不再与他继续签约。7月12日,海淀法院开庭审理刘求生与清华大学人事纠纷一案。
中国青年报报道,据清华介绍,1998~2002年聘用合同没有续聘(含未满合同)的教师占签聘人数的10.8%。
一组更详细的数据是,目前清华全体教师的40%,也就是大约1000名教师正处于有期限聘期状态。从1994年至2002年,据保守数字统计,中初级教师调出近300人。其中,博士占5.3%,硕士占6.9%,本科毕业的占4.8%。
事实上,改革的正面效果是明显的。一些教师离开了,与之相对应,最近几年从国外留学回国到清华应聘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学术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清华物理系,通过引进、培养,物理系已经有8名院士,如果算上杨振宁先生就是9名。
实际上,1989年清华就开始了第一次人事改革。有教育界人士分析,清华改革是“小步快跑,并没有引起大的震荡”。
在校长顾秉林看来,清华改革简化成“四步走”,而且是步步逼近:
第一步是聘任,教师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责任,让那些干不好的走人。
第二步开始于1994年,从非升即走,到后来的非升即转,是对于那些走不了的人进行分流。清华为此专门成立人才流动中心。
第三步是待遇问题。清华要吸引人来,它的竞争对象不再局限于兄弟院校,而是扩展到社会上,与那些大公司竞争人才,如果不给相应的待遇,难以得到顶尖人才。
第四步是教师序列的改革,正是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次改革直逼利益核心。
清华在它长达十几年的四步走规划里,实行了自己的套路———每次改革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激烈讨论,不同意见,争论,尽量统一,试点,推广。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每一步改革举措推行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评价,清华人事制度的改革体现了理工科名校的特点———低调务实、思路清晰、步步紧逼。
但正像校长顾秉林所感叹的,“改革越往后,越艰难”。
去年年底开始的第四步走,最终还是将手术刀指向了一所高校仰仗的核心———教师队伍。这场打乱既有利益格局的改革与以往一样,也在平静中登场。
其改革的目标是重新明确教授职责:所谓教授,必须讲课,不讲课的不再享有教授称谓。
去年年底,这项新的人事改革才在清华正式推广开来。
许多教师有意见。“科研很重要,上课会影响科研进度。”校方的解释是,教师的定位不能模糊。人才培养永远是大学的首要责任,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一个大学教师如果长期不授课,长此以往,会影响大学的声誉和教学水平。
清华的改革先锋们来说,清华现在进行的并不是最后一次改革,而只是人事改革过程中的一步。再过几年,还会推出新的重大措施。
特约编辑: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