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窑到丹山    客中难得此身闲(321),胜日寻芳自解颜(322)。欲识百花最深处(323),登窑小水又丹山(324)。
  &nbs
p乡村风物,别饶佳致。居民莳花种果,到处成林(325)。北上则小水、丹山一带,桃李苹婆,花色浓艳,最盛处无过于法海寺(326)。上丹山,登文昌阁,凭栏远眺,如天半朱霞,争来眼底(327)。东出则登窑一带,梨花泼雪,低压帽檐,车行半日,不啻香国。所谓会泉“樱花会”则渺乎小矣(328)!注释:    (321)此句是称诗人客居青岛,整日忙碌,难得有清闲的时候。
   (322)胜日,即佳日,一般指春和景明之日。胜日寻芳,指古代民俗中的踏春。自解颜,自找宽松,自己放纵自己。
   (323)最深处,最佳处。这里是说,读者要想知道百花盛开时的佳绝之处。
   (324)登窑、小水和丹山都是当时青岛市郊的地名,也是春季山花盛开的地方。在这三个地方中,尤以丹山春花最艳、最佳、最盛。在旧时的“青岛十景”中,“丹丘春赏”堪称市民春季郊游的一个很好的去处。而且,登窑的梨花,小水的杏花、苹果花和丹山的桃花,总是给人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325)。莳花,栽花。莳,栽种。青岛人自德国占领时期之初,即有栽花种草的习俗。到了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许多大街小巷、庭前屋后,均遍植花木。
   (326)法海寺在今城阳区丹山一带,这里曾是旧时青岛人丹山观花最热闹的地方。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法海寺被砸毁,一片破败,改革开放后,该寺已被重新整修,对外开放。
   (327)丹山上的文昌阁、丹山亭和丹山碑,都是当时青岛市郊有名的旅游景点。现在,丹山顶上除了丹山碑还存在外,其亭阁均已无踪。如诗人所称,当你站在丹山上,每逢秋高气爽的季节,“天半朱霞,争来眼底”,苍翠大山,齐恭足下的景色,是非常壮观的。
   (328)登窑的梨花节,在当时确实比汇泉的“樱花会”要来得热烈。     1929年 刘少文著王铎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