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计划采取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消息经本报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昨天下午的市教育工作会议各区代表团分组讨论中,代表们认为过分强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摧残孩子。大家认为,现在学生的负担确实很重,但负担也不能一减了之,关键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要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活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形成合力。
现状:学生不堪重负
【镜头一】“鞭子抽到幼儿园”
瞿溪路幼儿园园长孙建颖深有感触地说:“学习的压力就像一根鞭子抽打着孩子们,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鞭子已经抽到了本该是童年乐园的幼儿园。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该园组织各种有趣的游戏,对孩子们进行道德和知识的熏陶。但家长们似乎并不关心这些,看到别的幼儿园有特长班,他们就急切地希望该园也开办这样的班,因为孩子们面临着小学之前的考试。
【镜头二】周末要补5门课
一师附小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了解小学生周末都在做些什么,发现不少同学仍然被家长要求参加补课,而最多的一个同学一个周末竟然要补五门课程,包括语文、外语、奥数、绘画和钢琴,据老师了解该学生十分不愿参加那么多的补习,但是母意难违,只能每个周末疲于“赶场”。此外,一般学生手头都有两套教辅书,周末多数时间都耗费在做习题上了。
【镜头三】暑假请了3位家教
杨浦区的王女士给本报教育热线(63527488)诉说了自己对减负的困惑:“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功课在班级里处于中等偏下,班主任建议孩子暑假可以请家教补课或是参加一些辅导提高班。因此我今年给孩子分别请了三门家教,每天给孩子补课。”王女士表示,自己希望给孩子减负,但是如果现在不补课,等到面临中考时压力将更大。
【镜头四】兴趣班变相上场
普陀区的赵女士来电诉说,现在学校补课倒是没有了,不过学校却要求孩子参加所谓的“暑假兴趣班”。她孩子所在的小学早在暑假之前就让所有的孩子报名参加“剑桥英语”等兴趣班。因此她的孩子现在每周一、三、五都要定期到某夜校上课,这样的课程排了一个多月时间。赵女士认为,这种兴趣班表面上看是发展孩子的兴趣,但实际上却是给孩子加压。
观点:家长需转变观念
鲁慧茹(一师附小校长):家长如此逼迫学生,我们的孩子还能有快乐的童年吗?学生自己如果想学习就不会存在负担问题。而现在所讲的“减负”,指的是减去那些超出学生能力的过重的负担。如何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减负”,学校应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评价体系中,并开展家长学校,引导家长进行开放教育。王懋功(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现在的学生已失去自身的兴趣爱好,就算是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也是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孩子都是在家长的要求、期望下去培养所谓的兴趣爱好。学生个性发展问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我们要做的是对家长、学生在观念上进行革新,让他们都能体会到教育的实质不是育分而是育人。顾正卿(市西中学校长):应该从更广泛的领域来理解“减负”问题。减负难难在三方面,一是现在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存在焦虑,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社会普遍重视学历文凭;三是人多就业压力大,矛盾相对突出。学校内部的减负要做,但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关键是社会压力、就业体制要调整,家长的认识要改变。当然,减负要分段进行,也不能喊过头。
校长:要“轻负担,高质量”
洪雨露(向阳小学校长):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关键在于做到“轻负担,高质量”。首先无论从学校,还是家长与社会都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不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而是要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来衡量。其次,作为学校,要花功夫建设比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教师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定期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与考核,以保证学校始终拥有高水平的师资。此外,还需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建议各校双休日打开校门,街道居委也可开办一些双休日活动室,能让学生的双休日、寒暑期等各类休息日的活动活跃起来。
龙世明(位育初中校长):在升学指挥棒未变动的情况下,减负面临着很大的障碍。对于学校来说,减负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力求做到“教师站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的目标,所谓让教师站进题海,就是要防止教师一味地将各类辅助材料推向学生,使学生终日埋头于题海中,让教师在研究各类材料之后,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这样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切实做到对于学生课业的减负。郑延定(大境中学校长):减负给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首先要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知识传授的实效性。另外,教师应该具有沟通和心理疏导的能力,因为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是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应该学会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分担他们的快乐,解除他们的疑惑。张康源(敬业中学校长):
减负首先要分清负担过重是哪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负担。对于那些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或者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不会有太大负担。真正有负担是那些家长和自己都期望很高,自己一时却没有能力实现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建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对策:成功减负需三方合力
“减负,真的减下来之后,让学生们去干嘛?”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尹后庆说:“减负就是要腾出时间让他们去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校园活动。”减负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为的就是通过“减”出来的时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近几年在家长中甚为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昨天许多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却对这句话“群起而攻之”,他们认为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起到的是摧残孩子的副作用。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初中还没毕业就学高中课程,于是每个周末送孩子从“奥数班”奔到“牛津班”。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徐承博指出,减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减负的解决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联手完成。学校要抓住“牛鼻子”,即课程改革,包括教育思想、人才观、考试方法,静安区近期也会出台各学段课时数的相关政策,这些做好了,则教育内部的问题首先解决了。然后引导学生、家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真正做到应试教育“减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到拓展素质教育方面。
(记者/郭文才 陈莹 肖波 实习生/倪维佳 王晓岚 吴艳敏)
特约编辑 故国晚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