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7月9日下午至11日凌晨,从南阳上空向东北方向飘移的一片携带丰富水汽的云块,让久旱无雨的平顶山、驻马店、漯河、许昌、周口5市喜不自禁。在争相发射增雨火箭弹声中,如何合理利用分配大气雨水资源,成为法律空白下的一项争议话题。 达到暴雨标准 &
nbsp; 据了解,从7月9日晚8时至翌日下午5时,漯河市人工增雨指挥部设在3县1区的18个发射点,共打出增雨炮弹725发、火箭弹40枚。当在市区居民抱怨街道积水难行的同时,乡下的农民则欣喜若狂。据统计,降雨量最少的漯河市区和郾城县,也在50毫米以上,而舞阳县则高达81毫米,均达到了暴雨标准。肆虐漯河1个多月的干旱,彻底解除。 与此同时,在平、驻、许、周四市的郊区和乡野,用于增雨的近千个高射炮和火箭发射台,也在轰鸣声中不停地喷射着火舌,把富含水汽的云块“撕成碎片”。 挤出“毛毛雨” 此次人工降雨量最多的是平顶山和许昌两市,市区均超过100毫米;周口市区最少,仅为27毫米,其辖区某县的降雨量仅7毫米。同样出力流汗,周口市为何“广种薄收”?据了解,人工增雨的5市,借助的同是一块自西南向东北飘移的云块,该云块最后到达周口市时,由于一路“降雨”消耗了不少储量,加上4市在途中大面积截留,尽管到达周口上空时遭到了“暴打”,但只挤出几点“毛毛雨”。 呼唤法律规定 此次5市争相人工增雨的效果旱涝不均,犹如列强分割南极一般,凸显了无序竞争。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资源的掌控和驾驭能力提高很快。但是如何利用开发大气资源?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