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时代商报报道 劣质水、致癌水的水源大多来自自来水、井水和天然水,加工设备陈旧,水质大打折扣。有些根本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个人和黑企业,直接用市场上回收过来的旧瓶子灌入自来水。瞬间自来水就变成了矿泉水。在全国范围内,今年约有150亿瓶劣质水流入市场,对人体的健康构成较大危害。
劣质水
生存在人流稠密的流动市场,这为造假者提供了“广阔市场”。
目前水市场暴露的问题很多,垃圾水、致癌水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一位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劣质水、致癌水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假奶粉和毒粉丝。”
中国食品行业一位权威人士给记者拿出一组数据:从全国市场上看,平均有3成左右的矿泉水不合格。如一向比较规范的北京市场,约有600多家企业拥有执照,一半以上都在生产桶装水。加上数额庞大的“黑企业”,水企业总数超过千家,鱼目混珠的现象十分严重。
他告诉记者:“在全国范围内,今年约有150亿瓶劣质水流入市场,对人体的健康构成较大危害。”记者问:“这150亿瓶水是怎样得出来的?”他笑着说:“这个数字相当保守,实际数字远远大于这些。”他推算:“按照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每天喝一瓶矿泉水,每天消耗4亿瓶水。按照一年平均5个月的饮水期,国人一年最低饮用600亿瓶矿泉水。再按25%的不合格水流入市场计算,至少有150亿瓶劣质水流入市场。”
报料 劣质水惯用“移花接木”
本报昨天开通读者热线后,报料者不断,他们在表达愤怒的同时,也揭露了身边所看到的一幕幕
。
●水龙头里拧出“纯净水”
读者王先生报料说:在东陵区有一家纯净水家庭作坊。平时一位50多岁老太太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洗刷从市场上收购回来的旧水桶,然后在脏兮兮的环境里灌装“纯净水”。
●劣质桶更是害人不浅
读者马女士报料说:“她自家的桶装水过了一段时间后,桶底颜色发绿;有的纯净水喝完后肚子疼。”行业人士向记者揭秘:由于水桶消毒不彻底,桶装水时间一长,颜色才会发绿。这是由于消毒不利造成水桶中大量繁殖细菌引起的。
发言 劣质水肉眼不易识别
据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人士介绍,市场上流通的劣质水市民识别起来很困难,需要相关检验才能区分。于纯净水的检验一般分为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亚硝酸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酵母菌等几项;矿泉水的检验项目包括锶、偏硅酸、氟化物、亚硝酸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如果像大肠杆菌这些指标超标,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专家观点:
杭州娃哈哈辽宁销售分公司李东伟总经理表示:劣质水的低价位让一些经营者惟利是图,使得这些水很容易在流动人口较多的火车站、步行街上流通。消费者在这些场所购水应当提高警惕。
乐百氏(广东)公司沈阳分公司的王彤经理告诉记者,市场上的劣质水确实不易识别,但很多劣质水的包装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王经理称,劣质水一般包装很差,表现在瓶体透明度比名牌纯净水要差;商标印刷较模糊;另外一点就是瓶口的密封性不好,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
事实上,饮用水市场上劣质瓶、劣质水等现象的存在,已经使很多企业如鲠在喉。不少售假集团都是“一条龙”经营,已经形成相关产业链条。他们的生产具有隐匿性,不会大批量做,而是“现买现卖”,即在有了订单后才进行生产。为此,不少知名企业的瓶装水都吃了他们的亏。现在也有不少劣质水生产企业使用回收的水瓶灌水二次销售,污染很大。
进展 沈阳将全力“围剿”劣质水
沈阳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惜代价对假冒伪劣瓶装水进行打击。沈阳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中心丁浩哲处长告诉记者,若发现有售假制假行为,工商部门将全力清查。他还建议,沈阳制水行业应当主动向政府部门举报售假制假行为,为执法部门提供更多的线索。
本报昨日推出的辽宁水市场黑洞调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饮用水质量问题已引起沈阳质监、工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已着手开展全市饮用水大检查。
主任记者 李守东 记者 朱洲 王悦海
辽宁水市场黑洞调查系列报道之二
采访手记<<<
那些生产劣质水的黑企业造假手段并不高明,但危害却异常严重。中国食品业的一位权威人士感慨:“告诉你们的垃圾水数字相当保守。说得太多了,你们会说我耸人听闻。”
就在昨天,记者从长春同行了解到,长春市执法部门一举打掉了一家靠井水“卖钱”的黑企业。“他们造假的手段不高明,但太隐蔽了,这为执法部门打假带来难度。”昨日辽沈某相关执法部门高层如是说,“我们欢迎消费者举报,只要发现一个就查处一个。”读者朋友,为了我们的健康,早点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