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董女士昨天打电话说,她怎么也没想到,根据青岛某通讯公司的欠费清单来看,她的丈夫去年10月就不在人世了。本报记者,立即向该公司查询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两名客户同名同姓引起的误会。
收到欠费通知
5月初,家住四方的鲁
先生接到一封青岛某通讯公司发来的手机欠费催缴单,通知他马上去缴清所欠的话费,否则就将起诉他。鲁先生和妻子董女士到了该通讯公司一查,欠费的是一个他们从没用过的手机号码13965,欠费为340元。注册这个手机号码的两个身份证中,鲁先生排在第二位。当他表示要看该号码的原始记录时,该公司工作人员却说只有在缴清欠费后才能提供。任凭鲁先生如何解释,该通讯公司的负责人坚持认为,不管怎样,鲁先生得为这个号码“埋单”。
机主早就去世
为了尽早弄清真相,董女士交清欠费,拿到了通话记录。她随即拨通了记录中的一个号码。董女士随口谎称欠了这位鲁先生的钱,没想到接电话的人却说:“鲁先生去年10月就去世了。”几经周折,董女士终于找到了去世了的鲁先生的妻子。原来,那个欠费的手机号码是死者生前用过的,一直没结账。
同名同姓惹的祸
当记者昨天来到该通讯公司时,负责人承认工作失误,两个客户同名同姓出现了误会,并表示已向被冤枉的董女士当面道歉,不仅会退还话费,还将给予她经济补偿,而且会向去世的鲁先生的家属澄清事实,证明她没有欠钱。(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