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6月23日电(记者王莹)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端午挂香符赛龙舟,重阳登高插茱萸……当“洋节”登堂入室,春节的鞭炮烟火被越来越多的禁放时,年轻人不再对月饼、粽子和元宵产生食欲,也不再为打陀螺、放风筝和看花灯而欢呼雀跃时,不少中国人担心,传统节日正在离自己越来越远。
中国传统的节日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专家指出,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
同样,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
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百余名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提案指出,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辽宁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齐守成指出,越来越多的“节”,客观上也使人们逐渐远离曾经红红火火的传统节日。随着节日逐渐增多,新的节日和“洋节”可能逐渐取代传统节日。“节日多了,也就变得泛滥。情人节、愚人节,还有服装节、艺术节,一年365天,天天都在过节,人们不堪负重,还哪有心思去过传统节日。”
为何在传统节日逐渐“失宠”的同时,情人节等“舶来”节日却越来越受欢迎?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喜欢“洋节”的。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水平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张莹说,现在的节日大多是和朋友一起过,我们更愿意过‘洋节’,情人节、圣诞节的节日气氛浓,玩乐方式更多,而传统节日,除了吃,就不知道做什么了。
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说,其实像元宵、清明、端午、重阳这些节日,本身都是重亲情,极富人情味的,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
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这些节令风俗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其中有许多中华民族珍贵的生活史料,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齐守成说。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强调,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他希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齐守成表示,要保护传统节日,更应强调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用心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乐于参与这种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
“政府部门应对现有的节日进行清理、归纳,把现代节日和优秀的传统节日有机结合,体现我们民族的特色。”乌丙安说,“‘洋节’大多是商人炒作起来的,应该启发鼓励商人多做我们自己的节日,使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消费、文化需求上升。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开发各种旅游活动。”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