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劣质奶粉”案留下的几大遗憾至今让人难忘:一是当地医疗卫生预警机制的迟钝,在收治多例“重度营养不良综合征”患者、部分医院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之后,仍又出现了170多个“大头娃娃”;二是媒体曝光多次未引起足够重视,从2003年4月当地媒体首次披露“大头娃娃”始,当年的6月和年底
,《中国消费者报》和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残害婴幼儿事件,但没有引起重视,直到引起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注;三是工商部门查处不力致使伤害延续,在一些经营劣质奶粉的批发市场,当地工商部门曾经多次检查,但非法经营劣质奶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事后检讨,这些问题自然成了“遗憾”。正是这些遗憾,使得刚来世界没有多久的小生命夭折。当初如果没有这些“遗憾”,假奶粉致死婴儿的恶果完全可以避免。即使到了假奶粉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今天,我们对假奶粉事件进行反思时,仍然可以寻到长期以来“中国式打假”所显现的奇怪的逻辑:不死人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起重视”就要搞“运动式”的专项检查,因为阜阳奶粉事件,现在全国的奶粉都成了众矢之的,其它的假货就可以放心地趁虚而入了。假货千千万,这样“运动式”打假的功效能保持多久?因为打假有了上述逻辑,制假者也就有了相应的“对策”:造假别出人命。市场监管需要随时睁大警惕的眼睛,假奶粉事件促使我们思考过去打假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如果不改变种种奇怪的打假逻辑,不改变原来的工作方式,谁能担保假奶粉事件不会重演?艾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