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年保持百分之三十以上增幅 本报讯1998年至2003年,胶南市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3%、35%、34%、39%、34%和38%,这个连续六年30%以上的增幅缘于拉动该市财政增长的“四驾马车”。 工商税收是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六年
来,胶南全市工商税收增长5.1倍,年均递增31.1%。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6.1倍,年均递增35.2%。2003年全市财政收入来自工业的占70%以上。全市重点扶持的34家重点工业骨干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34家工业骨干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全市工业的60.9%、52.4%、65.8%和62.7%。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双星华青公司、泰发集团、星火集团、海王纸业公司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6.6亿元、27亿元、13.5亿元和10.9亿元。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第二重要引擎。面对青岛挺进西海岸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区域性机遇,胶南市创新思路措施,确立了“东接、北扩、南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拉开了大青岛都市新区的发展框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为财政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反映到财政上来,一方面,直接拉动了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大幅增长,另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此提供的税收增长明显。同时,城市经营收益高速增长,2003年该市经营城市收益达到9.6亿元。 外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税收是财政收入的第三增长点。近年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不断优化,外资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税收的增长潜力逐步显现。以外资企业所得税为例,1998-2003年六年期间,该税种平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一倍以上。 乡镇财政收入异军突起是又一因素。1997年胶南市尚无一处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有三处乡镇财政收入尚不到100万元。通过调整财政体制,完善对乡镇考核评价体系,整合全市资源,加速乡镇经济发展,到2003年,全市大部分乡镇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有五处乡镇超过3000万元,其中,隐珠镇财政收入1997年不到1000万元,2003年该镇全口径财政收入已超过1亿元。(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