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不良手机短信现状调查 警惕手机短信成为非法活动中介
青岛新闻网  2004-04-13 15:53:26 人民日报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本报记者  饶文靖

  不良短信大行其道

  “中国旅行社和北京饭店联合举办成人俱乐部,现招男女特殊服务人员,要求18至42周岁,月薪加提成加薪金等于2万元,食宿全包,可兼职,咨询13848806161于娜;发信人:8613848400471;短信中心:86138004
70500。”这是本单位同事收到的一则手机短信;

  “本公司代办各种毕业证件、发票、刻章、车牌照等一切证件,联系电话13066803675。”这是我们收到的又一则手机短信;

  人民网的调查表明,目前的手机用户中,80%以上受到过短信骚扰。人们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令人不胜其烦。办证、中奖、海关走私货物处理、招聘特殊服务人员,等等,明显涉及非法活动。

  其中,利用短信从事诈骗活动,曾一度盛行。

  这类短信多为外地手机号,称用户很幸运得奖,需要邮寄费和交税,或要求用户提供账号和身份证号。来自广西的刘先生去年接到发自深圳的中奖“喜讯”,对方要求把账号和身份证号码告知以便寄发奖金并核实,结果被骗了1万多元。

  随着人们警惕性的提高,这类短信近来在城市用户中已没什么市场,开始转向农村用户。而办假证件、提供色情服务、传播谣言等不良短信则一直大行其道。不少用户隔三差五就会收到一则办假证的短信。而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一些淫秽色情信息或相关服务,成年人、未成年人都可能会收到。北京二中一学生就收到过这样一则短信。记者打电话去问到底有哪些特殊服务,对方回答说有二人转、艳舞及按摩等,并说KTV包厢里客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记者假称是中学生,问消费是否有年龄限制,对方称“只要来消费都是客人”。

  记者与办假证贩子“洽谈”

  利用手机短信,从事违法活动,究竟有没有效果,成功率有多高?记者决定作一番探访。

  拨打13848806161,联系组织成人俱乐部的“于娜”,对方不是关机,就是忙音,连续4天,一直也没有拨通。

  于是,记者按照另一短信留言,拨打“13066803675”进行“办假证”的操作,短信中的联系电话是外地号码。这次,一拨就灵。记者与这位自称姓任的“办证”男士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记者:“你们办毕业证要多少钱?”

  对方:“450元,要档案和上网850元。”

  “我想要一个本科、一个硕士研究生的,一共需要多少钱?”记者故意把声音压低。

  “1200元,最少1100元。”“大概多久能办好?”

  “你先把资料给我们,到时候你过来,1小时就可以弄好。”

  “这么快?”

  “那当然了。很快的。你要有学位证的照片可以自己带来;要没有过来我们给你拍。”

  “我听说还要穿学位服照一张,且每个学校的学位服都不一样。”

  “你放心啦。我们这里什么学校的服装都有,全国上网的400多所大学的都有。”

  “那我要中国人民大学的证书。是不是和真的一样?”

  “你可以到人民大学网上查到你的全套资料。”

  “那我怎么找你们?”

  “明天上午11点左右你到朝阳医院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开车过去。车上有电脑,一会儿就弄好,你把钱带好。”

  “能告诉我你在哪里吗?这样我可以直接过去找你们。”

  “不用了。你打我手机就行了。”

  “你手机为什么是外地的号码呢?”

  “我们做这个是非法的,要让电信知道了马上就停我们的号码。外地的他要关,得转来转去,比较难。”

  “你们给我发短信的那个手机打过去为什么总提示是空号呢?”

  “那是我们公司专门用来发短信的,不能接电话。接业务专门有几个电话,我这个号码只是其中之一。”

  “你们是怎么把办证这类短信发到我手机上的?你们是不是知道我手机号?可不要把我办假证的事情告诉别人。”记者故意装出有点害怕的样子。

  “这个我们不能告诉你。我们选择发的手机号都是实号。开通的号码我们都有关系能拿到。我们不是随便发的。我们对客户是保密的。做生意要讲信用。”

  看来,联系电话虽是外地的,但是,“办证作坊”却实实在在地就在北京,并且还是完善的“一条龙”服务呢。对办假证件的违法活动来说,发手机短信比到处张贴小广告方便得多、隐蔽得多、也有效得多吧。

  手机号缘何“流失”

  对形形色色手机短信的骚扰,有消费者质问:“他们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

  在一家著名门户网站从事短信业务的徐先生向记者透露,发送垃圾短信的人一般采用这样几种方式:

  一是外地的一些“神州行”用户点对点随意抽取一些号码;

  二是有特殊软件能设定手机号段,在规定时间会循着设定的号段逐个发送;

  三是短信内容服务商(简称“SP”)有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或者收了广告客户的钱,群发几万条或者更多广告短信;

  四是商家给消费者留下的手机号码发信息,如果你收到一个商家的促销信息,有可能就是你以前在他们那儿留下了手机号码;

  五是一些地方的移动公司有时为了获利,也会出卖一些用户号码。这属违规操作,但的确是垃圾短信发送者获取号码的途径之一;

  六是一些声讯台改做短信后,也可能从各商家、运营商或媒体广告上得到一些号码。

  而一些涉及违法活动的短信,通常采取第一、二种手法。

  治理不良短信障碍重重

  对垃圾短信的这种混乱状况,应该如何加以管理呢?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一研究人员表示,所有短信都要经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消息中心存贮和转发。从技术上讲,处理、过滤应该是可行的。现在,两大公司都有专门的设备,可以监控到利用软件进行群发的短信。但他同时指出,短信量的增加对移动和联通来说有利可图,是否实施拦截,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另一方面,拦截垃圾短信也会拖延信息的发送时间。最后,“对短信内容的筛选还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

  在中国联通从事短信业务的刘先生表示,垃圾短信治理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者单位能解决的,需要公安、工商和司法等机关的相互配合。他说,技术过滤垃圾短信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操作起来很成问题,而且技术拦截需要投入成本。可谓‘吃力不讨好’。”

  中国移动相关部门人员则认为他们只负责提供通讯通道,有关内容管理的事,她建议记者去问信息产业部。而当记者联系到信息产业部相关部门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谈论这个问题还不会有太多结果。

  “来则删之”为上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认为,因为用户接受垃圾短信不需要花钱,所以不能算作一种经济权益上的侵犯。垃圾短信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私生活的侵犯,而我国目前关于隐私权还没有完整的法律规定,只有一些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有所涉及。至于涉及黄、赌、毒及诈骗类的信息,公安、工商和电信管理部门都有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依据。

  一位传播学者认为,手机短信已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为一种媒体。他主张通过相对可靠的、透明化的立法方式,进行适当管理,但不能盲目地加以限制。

  那么,面对垃圾短信,用户如何防止上当受骗?相关专家提醒说,在目前情况下,用户收到垃圾短信首先要慎重,不要有贪小便宜的想法,“来则删之”是最可行的上上策。

  欢迎更多读者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或发表感想,接收短信手机号:13522171155;电子信箱:rmrb5b@sina.com

  ———编者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13日 第五版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 发表评论
 
内容
 ■ 超级链接
·海信“龙虎计划”12日开始启动
·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在热招
·"北京雅思学校"金牌讲师来青授课
·肯德基推出海鲜产品黄金蝴蝶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正在热招
·山东外服对外交流中心澳洲留学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预科课程热招
·北京交通大学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浙江大学远程学历教育正在热招
 

 相关链接:


 ■ 站内检索

青 岛 啤 酒
感品牌创造价值
百年青啤 盛世庆典
青岛晚报新E代
阳光海健身会所
健康 阳光 海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 传真:(0532)2967606